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最小的风筝只有小宝宝手掌大,支撑的毛竹丝只有针尖这么细。见过小风筝,但没见过这么小的!”昨天(26日),在杭州和睦社区,85岁的王绍斌老人在楼下试飞微型风筝,引来不少居民观看。
王绍斌住在和睦新村小区40幢,平时爱动手做些小风筝。小区里的大多数孩子想放风筝,家长都会到王绍斌家要一个。因为他们知道,王老不仅有一双做微型风筝的巧手,还是个热心肠。
王绍斌原是杭州自动化仪表厂的员工,退休后在家做风筝,“充实业余生活”。
刚踏进王绍斌家,迎面就看见客厅墙上挂着一只老鹰风筝。他转身从房间里拿出一本册子,我们原以为是一些纪念照,翻开第一页,里面就夹着一只微型风筝,也是一只展翅的鹰,只有8厘米长、6厘米宽。
册子里还夹着猫头鹰、蜜蜂、蝴蝶、蜻蜓等微型风筝,大多仅10厘米长,但个个栩栩如生。
“今年是虎年,我还做了两只老虎风筝。很威风的。”
老人述说着自己与风筝的缘分:从小就喜欢风筝,后来做风筝这手艺在杭州城站断河头还小有名气,30年前有人曾从宁波赶过来买他做的风筝。现在,他做的风筝只送不卖,两天就能做好一只风筝,大多送给社区里的孩子们了。
老人还仔细讲解着他的微型风筝的特别之处,那份自豪溢于言表:纸,要用入水不化的桃花纸;用作骨架的毛竹丝,有的和头发一样细;还能根据风力大小,调节固定在风筝上的总线结头,风大了结头往后移,风小了结头往前移。
“我每做一只风筝,就有一种成就感,心情也很愉快,感到生活过得很充实。”老人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赋予了这些微型风筝飞翔的生命力。对老人来说,或许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