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乐清市虹桥镇大乌石村的锄头一下子走俏起来。一些已经多年没干农活的村民重新拿起锄头,挖地去了。
这个挖地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数百人,甚至老人、小孩也出动了。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村子中心正在拆除的尼姑庵废墟。
挖土机挖出“宝藏”
村民们为什么去尼姑庵废墟挖地?这还得从尼姑庵的来历说起。
据村民介绍,这座尼姑庵约有200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庵里的尼姑被送走了,这座庵就一直空着,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前段时间,村里的几位老人出面,准备重修尼姑庵。4月24日下午3点左右,挖土机正在尼姑庵的西厢房作业。西厢房是当年尼姑庵师太的卧室。
挖土机把泥土一挖上来,现场的村民惊呆了:黄泥里夹杂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元。
消息传开后,全村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结。全村沸腾了!
估计挖出了上千个银元
大乌石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的干活场面了。
4月25日是村民们“挖宝”的第二天。上午,不到200平方米的废墟上,仍然聚集着上百村民。他们拿着锄头、铁锹等工具埋头挖掘,个个瞪大眼睛,神情紧张,生怕刚挖出银元就被别人哄抢了。
废墟被村民们挖出了数十条“壕沟”,只能用掘地三尺来形容了。
“银元!银元!”突然人群里一阵骚动。“别抢,别抢,我挖出来的!”一名身强力壮的村民撬开一块大石头,从泥沙中捡出一个满是铜绿的银元,又兴奋又紧张。
“我这个‘袁大头’不值钱。”他大着嗓门,指着旁边一个穿花衣服的妇女说,她上午挖出来3个银元,粘在一起的,听说是“双龙”银元,值钱多了。
据村民王先生估计,两天里,全村有数十户人家挖到银元,多的有上百个,总共可能有上千个银元被挖走。
地下哪来这么多银元?
在大乌石村,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早年的时候,这个尼姑庵香火很旺,方圆十里的达官贵人都到庵里求神拜佛,香金大把大把地捐。
香金由师太保管。但奇怪的是,小尼姑们却从来没见到过这笔钱,直到师太去世,也没有透露半个字。师太一死,香金的去处更是成了谜。后来尼姑们都走了,尼姑庵也废弃了。
师太为什么要藏香金呢?今年80多岁的王大爷听到的说法是,师太怕小尼姑偷才这么做的。
据温州文保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分析,这么大一笔钱埋在尼姑庵里一般有两种可能。
最大的可能,这些是化缘来的钱,属尼姑庵里的集体财产。民国时期战乱不断,逃难时不便携带这么多银元,尼姑们把财产掩埋在这里,准备等回来再拿。
还有就是师太自己特别有钱。虽然当时已经有钱庄,但尼姑、和尚的钱一般不外露,喜欢自己保管,埋在地下则相对安全。一旦本人去世,没有交代其他人,就没人知道钱的下落了。
文保部门准备进行追缴
4月25日下午,乐清文保部门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阻止。当天下午大乌石村村两委帮忙在废墟周围设置了警戒线,负责看管。
据乐清市文物执法中队队长包忠愚介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只要是地下挖出的文物,包括古钱币、银元等,都应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若据为己有就属于盗抢国家财物。
现场被哄抢的银元究竟价值多少呢?蔡钢铁告诉记者,现在银元一般要五六百元钱一个,这仅仅是银元本身的文物价值。更重要的是其研究价值,尼姑庵的历史、尼姑的生活状况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反映。
昨天上午,乐清文保部门召开了紧急会议,准备在大乌石村张贴告示,劝说村民主动上交挖到的银元。追缴点设在虹桥镇文化站,由专人负责。
同时将请公安协助追缴,对于拒不上交的村民,将采取强制措施。 (都市快报 通讯员 蔡甜甜 叶萌 记者 甘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