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公办机构一床难求
建议:政府要鼓励民办养老机构
尽管居家养老是首选,但调查也显示,希望进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人数在逐年增多。有的希望得到专业机构人员照顾服务;有的想以此减轻子女负担;有的是自己身体不能完全自理。但目前,杭州养老机构的数量、床位数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发展却相对滞后——
2009年,杭州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1.94张,低于全省平均2.4张的水平。
不仅平均数量少,发展还不均衡。现在城市中心区域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已基本饱和,养老床位“一床难求”。部分郊县的床位则出现利用率低等情况,余杭区有2197张床位,近三年入住率只维持在30%左右。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比较缓慢。目前,杭州民办养老机构只有26家,床位3792张,仅占总床位数的17.3%,明显低于宁波的50%和温州的67%。更严重的是,据杭州市审计局2009年的审计调查,各类民办养老机构中,除了采取公建民营的之外,其余的都生存困难。
杭州市政协提出来的建议是:对城市“三无”、农村“五保”等特殊群体的养老,政府要积极承担,提供公共服务;对可以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产业,政府要主动退出,交由市场承担,让企业唱“主角”。
针对当前城区服务供不应求的实际,要鼓励一批品牌好、效益好、服务好的公办养老机构,尝试走“集团化”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同时,政府还要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的政策措施,允许兴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初期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现状:养老院功能太单一
建议: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养老机构要有特色
在“养老机构应具备什么服务项目”的多重选择中,选餐饮的占100%;选医疗保健的占95%;选娱乐的占95%;选家政的占78%;选康复的占70%;选健身的占59%;选聊天的占52%;选学习教育的占41%。这说明,当代老人的兴趣爱好多元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吃吃饭,打打麻将,聊聊天。
看来,养老机构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将功能分类化、细致化,探索组建功能导向型的养老机构。除了要建立以救助型、福利型和市场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机构外,还要依照功能和医疗介入程度分类组建和管理养老机构。
依据功能定位,可将养老机构进一步划分为:一般照顾性养老机构,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医院,以及临终关怀医院。每个选择到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可根据个人需要的照顾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而且还可根据个人情况变化进行转移。
还有一种办法是建立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的准入制度。根据分类评估情况,对老年人实施不同的福利政策。一些经济困难和高龄的老年人,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或集中收养,提供公共福利;一般的老年人主要通过扶持机构养老或居家养老来解决。
现状:养老模式太少了
建议:发展以房养老、基地养老等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老的模式也要创新。昨天的会上,提出了不少新型的养老模式——
大力发展“以房养老”,把老年人的房产财富套现或变现,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比如采取倒按揭、售房入院、售后回租、换房、租房入院、大房换小房、以房换养、招租养老。
营造基地养老。可采取“城乡联动”的方式,在那些地价低、环境好、交通便利的郊区县市,择地营建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将城市中的那些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遣时间,而且有愿望追求自我生活方式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
鼓励农村发展家庭旅馆式养老。临安等郊县农民利用其拥有的集体土地,兴办一些类似于小产权房性质的家庭旅馆,为城市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这种做法。这既解决一部分城市老年人候鸟式、休闲式养老的需求,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双赢”,政府在建立一定的服务标准前提下可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