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今年,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并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司法行政系统需要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整合职能资源,发挥特殊优势,统筹发展城乡法律服务,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使城乡市民共享现代法治文明。
推行“一村一顾问”
共享高效法律服务
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加快农房改造集聚,优化新市镇产业空间布局,全面实施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均需要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09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法律服务助推发展”专项行动中,通过“联百村、结百企”等活动,大力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服务“两分两换”法律事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一村一法律顾问”的覆盖面已在80%以上。
围绕推动转型发展,还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并发挥作用,逐步实现城乡法律服务资源的均衡合理布局和均衡共享。要大力开展“所所合作”,组织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各镇(街道)司法所以“一对一”结对的形式,将城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传递延伸到农村,建立起布局合理、城乡联动、优势互补、方便快捷的城乡一体法律服务体系。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介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要大力推进“公证下乡”,围绕农业产业布局、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创新经营机制、推进高效农业等重点,提供公证服务。同时,积极参与新市镇和新社区建设中征迁安置工作,发挥法律服务优势,做好矛盾预防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共享良好法治环境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司法所基础设施省定C类全达标和派驻司法所建设全覆盖,进一步理顺了基层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在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等新的人口集聚模式下,农村社会结构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如何按照城乡统筹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组织、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随着“两新”工程建设的推进,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新市镇的基层司法所工作布局。坚持“重心下移”,整合力量,搭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平台,在每个新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形成服务基层、方便群众、构建和谐的有效载体,积极向基层延伸司法行政服务职能,协助司法所从事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等工作,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深化“三零服务”
共享同质法律援助
2009年,全市共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1000多件,占全市法律援助案件总量的近50%,实现了“咨询零距离”、“受理零等待”、“质量零投诉”的“三零服务”目标。
当前,市委、市政府对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区域、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对全市的法律援助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城乡法律援助的工作布局,努力构建城乡法律援助一体化网络,促进法律援助资源的集聚集约。要加快完善“12348”法律咨询系统和三级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努力将“12348”建成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律服务中心和“便民窗口”。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形成以市、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支点,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为补充的全市四级法律援助体系网络,畅通城乡居民、农民及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确保我市法律服务中心“应援尽援,优质高效”。嘉兴日报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