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怎么样来衡量婚姻家庭的质量?家里有位特殊的家庭成员,应该如何进行沟通?建设街道社会工作部的心语工作室自今年1月份成立以来,已经为不少居民解决了家庭问题。昨天下午,工作室迎来两位来访者,他们不仅在注册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朱洁的疏导下诉说了婚姻家庭的困惑,还带走了一些“回家作业”。
出现“小三”妻子如何挽救婚姻
昨天下午2点,第一位来访者张女士敲开了心语工作室的门。
张女士今年48岁,是江苏人,7年前随丈夫来到嘉兴,夫妻俩一起做小生意。张女士老实本分,而丈夫处事圆滑,在他们20多年的婚姻中,丈夫曾经两次有外遇,虽然身边的朋友都提醒张女士,可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去年8月,丈夫又认识了一名在长相、学历等方面都优于张女士的女子,两人交往甚密。这回,张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跟踪丈夫,不断地给那个女子发短信、打电话,质问他们之间的关系。终于,一天早上,她在一家宾馆门口将两人堵住,冲上前去质问。她的歇斯底里令丈夫开始不回家。
心理疏导:张女士对丈夫曾经的出轨过于纵容,使丈夫认为自己对她来说并不重要,而张女士这次对丈夫的出轨十分在意,是因为“小三”各方面的优秀使她有了危机感。张女士应该正视这段婚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回家作业”:首先,要做到“四不要”,不要给“小三”打电话、发短信,不要跟踪丈夫,不要在丈夫面前提及“小三”,不要质问丈夫;其次,多关心丈夫,从语言、行动上让丈夫感受到妻子的关爱;此外,张女士应该树立信心,提升自我。
女儿精神残障父亲如何放心
57岁的老刘有个23岁的女儿,11年前老刘和肢体残疾的妻子离婚了。女儿小时候得过癫痫,治愈后虽然智力正常,却被鉴定出三级精神残障。女儿十分自闭,没有朋友,就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玩电脑,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日三餐,老刘都送到女儿的房间,但老刘却没有办法走进女儿的内心世界。老刘担心,自己有一天老了,病了,还有谁能照顾女儿?
心理疏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老刘不应该存在心理负担,而应该往好处想,女儿虽然精神存在残障,但还是可以通过治疗加以改善。
“回家作业”:首先,微笑地面对女儿,抓住每次与女儿说话的机会,多与女儿交流;其次,要去了解女儿,尽可能多收集关于女儿的信息,比如关注女儿画中的内容、女儿喜欢看什么书,一步一步走进女儿的内心,帮助女儿走出自己的世界。
专家一对一“把脉”
朱洁告诉记者,布置“回家作业”后,她还会对当事人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回访,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
心语工作室的负责人桂晓梅表示,现代社会,人们忙于工作、学习、赚钱,却缺乏对婚姻家庭质量的关注,而婚姻质量的高低、家庭关系的好坏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从本月起,每月10日,注册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朱洁会在心语工作室一对一地为来访者“把脉”,来访者可拨打工作室的心理咨询热线82062956进行预约。南湖晚报 记者 朱政 通讯员 朱文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