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横峰工业园区,投资6000万元的飞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正在兴建,这是园区今年新入园的7个工业项目之一,也是横峰县司铺乡招进的第7家工业企业。
飞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落户,毫无疑问地诠释了一个词:横峰速度。从招商谈判,到落户签约,再到投建,飞亚公司只用了短短11天时间。这种速度与横峰优越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密不可分。
招商:一半企业系“以商招商”
横峰人有个共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和横峰的工业发展是成正比的。和周边县市比,横峰在区位、优惠政策上占不到优势。硬件不足软件补,基础不足服务补,横峰人深谙此理。
“你靠什么吸引人家?在提升园区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靠优化服务。”对横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朝雪的观点,司铺乡党委委员徐先凯感触颇深。
徐先凯还有个身份是司铺乡企业服务办公室主任,每天早上,他都要带着同事到乡里招商引资的7家企业转转,“看看企业有什么需要服务的。”这样的服务,他一干就是两年多。
服务是实实在在的。一次,有家铜业公司老板向徐先凯反映,供电部门通知要停电,“如果电一停,企业正在冶炼的一炉铜就要报废。”徐先凯马上跑到供电部门协调,最终供电部门同意将停电时间延后,企业避免了几十万元损失。
“真心实意待他们,总会有回报的。”徐先凯说,今年初,他到温州招商,“跟一位客商谈了3天,对方没动心。”这家铜业企业老板了解情况后,主动给温州客商打了电话,“‘现身说法’,温州客商很快就被说动了,现在正在谈投资细节”。
徐先凯把这叫“以商招商”,在横峰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服务好了,老板会介绍亲朋好友来投资。”横峰县招商局党组书记杨建平做过统计,到横峰投资的企业中,“以商招商”的占到了一半。
问责:敢动真格
在横峰采访,记者强烈感受到,在优化投资软环境上,横峰人敢动“真格”。
超时默认制是横峰优化投资环境的一大特色。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记者,企业过来办事,资料齐全,要是在承诺的时间内没给予准确答复的,就算默认,而“一旦默认的话,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就有可能被问责”。
问责很严厉。县里出台了《国家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等干部管理制度。在制度实施的1年多时间里,全县共问责12起涉事的18名干部。不作为的11名干部换为非领导职务,“其中还有科级干部。”王国清说。
一切因素,人是关键。在抓招商引资中,横峰不但在宏观层面建立了新机制,在微观层面也形成了“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横峰部门和乡镇没有招商引资硬指标,但仍有压力。”横峰县副县长刘少旺把这比喻成“大家蒙着眼睛赛跑,不知道对手跑到哪里了,所以压力更大”。
全县各部门、乡镇组建了12支招商专业小分队,一旦有信息就迅速出去驻点招商,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引进项目自然就成了综合先进单位,哪个单位招商引资搞得好,这个单位就出干部,这是一种动力。”刘少旺说。
大部制:1+1>2
浏览横峰县委书记吴宣策的“民生博客”,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地方经济要超常规发展,必须要有敢闯敢争的精神。
在横峰,你能感受到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去年年初,横峰县建起了项目、工业等10个工作委员会,形成大部委工作制。大部委所有的党工委书记、主任(部长)由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
“大部制”改革一度在横峰人心中引起了种种“猜想”。对此,吴宣策的解答是:大部委实际上就是县委、县政府的缩影,给了你这个平台,你就可以去创新、创造。这个工委在创新,那个工委也在创新,最后全县都在创新,这种全县的创新不就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吗?
“大部制”推行后,迅速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提升了政府工作效能。
为创新工业发展机制成立的工业工作委员会,整合招商、环保、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管理局等部门人员和资源力量,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在这个委员会的推进下,2009年,工业园区完成销售收入90.15亿元,同比增长30%。由于服务优良,园区有5家企业进行了增资扩股。
横峰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了广大客商的认可,在前些日子开展的投资环境调查中,95%以上的客商认为,横峰县的投资环境好。(记者方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