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进这片土地,脚步轻了又轻,遇难的同胞,怕再次伤了你们的身影;每当走进这片土地,声音轻了又轻,熟睡的安魂,怕再次把你们吵醒;每当走进这片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祈祷逝者安宁,都应加倍珍爱生命;每当走进这片土地,一次比一次都震惊,在灾难中重生,是一幅更美的风景。”
这是一首刻于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爱心诗墙上的悼念诗。
“5·12”,国之殇。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空气凝固,那个让我们祭奠的日子。昨天一大早,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青川县百姓不约而同地奔向东河口地震遗址,带着菊花和纸钱,燃放起鞭炮,祭奠在那次大地震中逝去的亲人。
东河口村村民赵正金家就住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对面的一个小山头,在那次大地震中,赵正金老人有数位亲人长眠于脚下这片土地,“平时虽然离得这么近,可两年了,除了5月12日这一天,几乎没怎么来过。”赵正金老人至今不愿回忆那次不堪回首的地震。家住青川蒿溪的祝映芳赶了1个多小时的路来到了东河口,望着东河口地震遗址上那面刚落成的青川县5·12地震遇难同胞墙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表哥梁兴发地震时在去马鹿乡的路上失踪了,希望能在墙上找到他的名字。”可是祝映芳无果而终。
两年时间,哀痛随着时间正渐渐淡化。
如今的青川,除了东河口外,似乎已经很难再找到地震时那种满目疮痍、山河呜咽的景象,就在东河口地震遗址现场,似乎也看不到掉泪的人们,更多的是平静的哀思,生还者们只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逝去先人的怀念。
如今的青川,正在重现碧水青山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条条道路变宽了,一处处川北民居变美了,一所所能抗八级地震的学校医院又奇迹般建起来了,一个个厂矿企业又恢复了运转。
在青川几日,我们见证了灾区人民的不屈与抗争。在东河口地震遗址现场,家住青川县竹园镇的吴明华说,正是由于你们杭州等援建者无私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青川才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竹园新区——将杭州先进的规划理念带到青川
两边是崇山峻岭,一条青竹江从青川县竹园镇潺潺流过。就在竹园镇梁沙坝与史家坝之间,青竹江的水形成了S形转弯,就像太极图一样美妙,两边原先是大量的荒地和滩涂,当人们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时,不知不觉地想起这正是上天留给青川的一片处女地。当然,精于造城的杭州援建者们更不会放弃这片浑然天成的绝佳宝地。
从刚进入青川竹园镇援建的那一刻起,杭州援建青川指挥部领导和规划专家就在脑海中盘算着在竹园这座小镇上留下点什么。虽然后来青川县城在乔庄乡原地重建,不搬到竹园镇,但是杭州援建者们在梁沙坝和史家坝之间规划建设竹园新区的决策丝毫未受影响。从去年9月份起至今年5月,在青竹江北岸,竹园新区内的文化中心、梁沙小学、杭州援建的4万平方米安置房、竹园新区医院、消防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已经纷纷结顶。青竹江南岸,由省援建指挥部和杭州援建指挥部共同实施的智慧岛教育园区,包括青川中学、青川职业高中、青川党校、体育馆、青川竹园初中,给青川孩子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明天。新区内沿青竹江两岸高等级的市政道路已经建成。
“当然,我们还给青川县和竹园镇留下了发展的空间,竹园新区尚有许多土地没有开发。”杭州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李包相说。一个竹园新区虽小,各种功能基本完备,是杭州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的缩影,正如四川省委一位主要领导所说,竹园新区是青川的未来,青川的希望。
关键词:杭州大桥——川北第一桥
一座杭州大桥,如一道飞虹横跨青竹江上,长约450米,宽24米,双向4车道。桥的西侧是竹园老镇区,桥的东侧是竹园新区。“在广元,甚至在绵阳,都很难找出超过此桥水平的大桥。”杭州市援建青川指挥部副指挥长竺豪立自豪地说。
石栏杆,等截面现浇预制梁,文化碎片整理……在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处处凸显着杭州元素,体现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为了保证质量,整座大桥全部采用一类桩基,连青石都是施工单位从浙江运过来的。从去年10月份至今,每天有六七百人奋战在工地上,目前已经赶在汛期来临前基本完工。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桥下公园和游步道的设置,给竹园镇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
居住在桥对岸竹园新区的居民杨天福说,以前进入竹园老镇区买个菜要绕道宝成铁路立交桥,非常危险,现在方便多了。
关键词:场镇整治——沿袭杭州的背街小巷整治模式
“竹园的集镇变靓了,老百姓的住房变美了,条条道路变得宽畅明亮了,城乡的环境变得整洁有序了。”如果你走在竹园镇的大街小巷,肯定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在杭州市援建青川一镇三乡整治中,杭州利用当地资源,结合人文风俗习惯,集中体现了川北特色。在白家乡佛山村的农房整治中,结合山地错落有致的原有特征,利用地形地貌,使人感觉建筑就像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一样,融为一体;竹园镇沿路两侧农房的整治,利用一些多余砖块等建筑材料,砌成门前护栏,使建筑与其他部位有了隔断区分,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地安装塑料花栏,很有味道,同时,在建筑色彩上偏重暖色调。
过去的竹园镇大街上雨天污水横流,居民根本不敢穿着皮鞋出门。如今的竹园镇,除了沿袭“白墙灰瓦、人字屋顶、穿斗结梁”的川北民居风格外,每家每户还实施了截污纳管,铺设了污水管、雨水管和自来水管,主要街巷道路实现了硬化和美化,在竹园镇上,重现了杭州背街小巷的影子。
在青川竹园镇、白家乡、建峰乡、金子山乡,杭州援建青川一个个项目现场,处处可以看到杭州的痕迹。两年援建时间很快就要到了,但留下的这些先进的理念给青川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深远,正如一位竹园镇的居民所说,青川因为杭州的援建要前进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