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采莼女正趴在一条特制的小木船上采摘莼菜。 记者 李忠 摄
4月15日开始,周浦铜鉴湖里的莼菜就开始采摘了。按说眼下正是莼菜的黄金采摘期,可莼菜出口的大户,杭州千盛食品厂的厂长杨官祥就已经开始愁眉不展。“货太俏了,莼菜太少了。”杨官祥说,如果这样下去,也许不久以后,人们只能吃到原料来自四川、江苏的西湖莼菜羹了。
原料不足困扰莼菜加工企业
长期以来,周浦铜鉴湖就是西湖莼菜的主要产地,还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保护。莼菜产业在这里渐成规模。有资料表明,周浦莼菜的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500亩,其中仅铜鉴湖村就有10家莼菜企业,他们的产品大部分外销日本、韩国以及港台地区,而现在日本市场鲜莼供应主要来自周浦。老杨所在的厂是双浦镇莼菜加工企业中最大的一家,也是双浦镇莼菜出口最多的一家,他们厂子每年产品有八成左右出口日本。
“现在出口的,能有七成就差不多了。”老杨摇着头说。原来,莼菜质量标准以嫩梢第一片卷叶优劣分大中小三级,小级以卷叶长1-2厘米,卷叶紧,黏液稠厚为最佳;中级卷叶长2-3.5厘米,卷叶紧,黏液较多;大级卷叶长3.5-4.5厘米,卷叶松,黏液少,以上的三个级别的莼菜才能卖出好价钱,也是主要供出口的产品,而超过4.5厘米的等外品质量较差。“莼菜就像龙井茶,越早采的质量越好,晚了叶子长大就不值钱了。”老杨说,因为莼菜无人采摘,原料难以满足出口标准,所以出口总量逐年下滑。
为了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老杨他们也想过不少办法, “四川、江苏有莼菜种植,我们也曾收购过,但和我们的莼菜比,口感还是差了些。”因为货源少,公司也提高了收购价格,现在每斤莼菜收购价是8元钱,和去年比至少涨了两成,但收购量还是没有多大起色。价格涨了还收不到货,这是杨官祥最苦恼的问题。
经济效益成为莼菜种植“瓶颈”
“现在莼菜的种植面积也就一千来亩。”老杨说,从2000年开始,莼菜的种植面积就慢慢减少,10年时间,已经缩小了三分之一,“产量大的时候有过1200多吨,现在也就800吨左右。”
一方面种莼菜赚钱,一方面大家却不愿意种,种植面积一再缩水,这一现象看似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合常理。究其原因,莼菜为何没人种?
“种莼菜划不来。”老杨一语道破了西湖莼菜逐渐减少之谜。原来,种一亩莼菜需要一个劳动力,纯收入大约有5000元,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企业的工资支出,因此现在只有闲在家里、家庭条件一般的中老年人才肯去种。
请不到采莼菜的工人,也是种植户缩减种植面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莼菜表面有滑腻的胶质,普通人想从碗里采都难,别说是从水中采了。只有熟练工人,趁着天气晴好塘水清澈的时候才能采。而且莼菜和茶叶相似,温度低,生长慢,不够采;温度高,生长快,来不及采。而进入盛采期之后,一个熟练采摘工,顶多可以负责2亩水塘左右。如果家里只有三五亩,那夫妻两人还能对付,如果种了几十亩的话,不请工人根本来不及采,只能看着莼菜在水中老掉。
千年美味如何流传考验杭州人
长在水中的莼菜没有任何污染,而且完全靠手工生产,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早在唐代,莼菜就被列为御膳贡品。在日本,莼菜被誉为“水中人参”。从古至今,莼菜美味不知令多少游子学人魂牵梦萦。大文豪白居易就写过“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住江东”之句。还有一个极致的例子,是晋代的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不由思恋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在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辞官还乡。自此,莼菜便成了游子思乡的象征。
西湖莼菜对于杭州人来说,不仅是美味的代名词,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这一流传千年的美味在如今显得越发珍贵。如今,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条件下,如何将西湖莼菜这一品牌发扬光大,这已经成为摆在现代杭州农业面前的一道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