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记者昨日从嘉兴市就业管理服务局获悉,通过对全市范围内2万余家企业的用工情况调研发现,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基本上不存在缺工现象。然而,因熟练工或技能人才的紧缺,企业间“挖角”愈演愈烈,成为我市企业的一个新问题。
用工缺口基本缓解
调研显示,截至4月底,全市缺工总数降至3.5万人,其中技能人才缺口达2.5万人,普通岗位缺口达1万人。但是,通过企业用工情况来看,企业主要围绕最低保持正常生产、最大化减少用工成本和对员工正常流动缺口的补充等方面开展招工。
例如,车间一条生产线正常有100个岗位,但企业只招60人,剩余40人的工作量由加班来完成,而剩余40人的工资,一部分用来提高员工加班的待遇,一部分可节余,同时可减少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节约人员的管理费及企业用于员工生活的费用等,达到利润最大化。
因此,从目前我市企业用工和缺工情况来看,缺工总量约占总就业人数的0.96%,比例较小。除部分新开工的企业和部分高技能岗位急需用工外,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基本上不存在缺工现象。
“挖角”愈演愈烈
经过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部分企业落后的用工观念逐步改变,特别是在政府的引导下,用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人力资源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员工工资待遇已有很大的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月工资平均增长300元左右。
但是,因熟练工或技能人才紧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其他招聘方式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企业间用工摩擦逐渐增多。相互间挖员工的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提高工资、聘请为企业中层干部等方式,企业之间“挖角”愈演愈烈。对此,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将导致技术人员流动性增大,加上部分岗位工资增加幅度较大,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几倍。“企业付出的生产成本提高,这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能人才成转型关键
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嘉康公司)欲进行转型升级,目前一条电子元件生产线上需要400余人,而试图引进的日本先进生产技术,只需50余人即能加工同样的产品。
然而嘉康公司经过考察却无奈地发现,先进生产技术即使引进来,在国内也无法找到相应的人才要素支持。“即使是找同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会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短时间无法满足生产。”嘉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了解到,目前,技能人才紧缺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凸现,导致部分待转型升级的企业因人才要素支持不足受到限制,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受阻碍较大。
用工存在不稳定性
目前,我市的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外贸经济欣欣向荣,但是因前期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市企业中75%以上是中小企业,且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时间性和用工数量不稳定性。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服装纺织行业,订单多了就大量招工,订单不足时就裁员,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企业用工不稳定,就业形势也随之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