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章把答谢金分装在资料袋里。
浙江日报5月24日讯“这件事,总算快圆满了。”5月18日下午,家住杭州闸弄口的王森章老人,从记者手里接过一份《1951年帮助被服厂职工朱金英医疗费爱心返还名单》时,忍不住感慨。
59年前,32位工友慷慨捐助13.9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13.9元),让病重的朱金英暂渡难关。时隔多年,其子王森章希望找到这些好心人,替母谢恩。
茫茫人海,寻找谈何容易。当年32位好心人之一、现已77岁的单巧英听说情况后,毅然挑起帮忙寻人的重担,将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心故事再度延续……
两代人的牵挂
1951年,在金华被服厂做临时工的朱金英因患病无钱医治,无奈回老家义乌养病。闻知此事,同在被服厂做临时工的32位工友虽然收入微薄,却在1天内为她捐款13.9万元,让朱金英感激不已……
“这份情,等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还上。”1958年,病危的朱金英把时年15岁的儿子王森章叫到床前,将一份抄录着捐款人的名单和自己的未了心愿托付给儿子。
多年来,王森章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1976年,到金华出差的他,第一次试图寻找恩人无果。
王森章一直把那份捐款人名单带在身边。期间虽经历两次火灾、4次搬家,名单始终完好无损。不料,到1986年,这份名单不翼而飞。
为此,王森章懊恼万分。2003年退休后,这种惆怅更是与日俱增:难道,母亲的遗愿再也无法实现?
百余天的寻找
今年春节前夕,在一次大扫除中,王森章的妻子意外发现那张“消失”24年的名单。
已是两鬓斑白的王森章欣喜若狂,赶紧召开家庭会议商讨答谢事宜。在家人的支持下,年退休工资约两万元的老王,一下子拿出13900元现金准备还恩。为了尽快找到好心人,王森章找到电视台帮忙,在杭州和金华两地媒体帮助下,12位好心人以及他们的后代陆续被找到。
可剩下20位好心人又在哪里?时间跨越59年,不少当事人都已离开人世。正在王森章感觉无望的时候,当年32位好心人中最年轻的单巧英,主动挑起寻人重担:“别急,我来想办法。”
其实,对于已经77岁的单巧英来说,找人也不容易。“这些人,我全部没联系了。”但哪怕有一丝线索,老人也不愿放弃,“朱金英和她儿子不简单,这么多年前的事情还一直记在心上,我想帮助他们完成心愿。”
从2月6日,接手王森章装有9400元的资料袋以来,100多个日日夜夜,无论刮风下雨,单巧英碰到熟人就问,一有线索就跑去核实,记录了满满七八张纸,最后整理出一份爱心返还名单。
串起半世真情
在单巧英的努力下,18位好心人先后被找到。现在,当年曾捐助过朱金英的32位好心人中,1位山东人没有线索,还有1位已过世,其他30人或其子女都已找到。
“59年前,我们每个人收入才10多万元,许多人一下子捐出1万元,不容易啊。”单巧英坚持把每一份答谢金都交到当事人或其子女手中。
“这笔钱数目不大,但意义不小。”在金华经营一家电缆公司的李先生,母亲当年曾捐款5000元。他表示,尽管并不需要这500元答谢金,但他准备把钱领回去,“可以对职工进行一次感恩教育。”
在金华经营一家化肥厂的王先生,坚持不要1000元答谢金。他说,自己只是证实一下爷爷当年是否捐过款。经过单巧英确认,王先生十分高兴,他委托媒体把这1000元钱捐给当地慈善机构。
据了解,包括单巧英在内的10多位当事人或其子女,都把自己那份答谢金捐给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