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狭窄的锦春坊,已被拔地而起的锦春大厦所代替。
杨阿婆指着龙泉公寓说,她过去的房子就位于这幢大楼所在的位置。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游嬉巷、闻宅巷、龙泉巷、锦春坊……在许多“老温州”的记忆里,市区这一条条窄窄的小巷,承载着他们太多的光阴故事,有着挥之不去的一幅幅鲜活的城市生活图。随着城市飞速发展,这些老街古巷的名字纷纷“拔地而起”,跃上一幢幢高楼大厦。近日,回乡走亲访友的华侨徐先生,在市区大南门寻找自己姑妈的家时,面对着巨变,不胜唏嘘:“看到高楼上的巷名,总能让我回忆起过去。”
那么,市区到底有多少“拔地而起”的老巷呢?昨天,记者就穿梭于市区街头巷尾,力图在历史与未来的衔接处寻找那些古巷依稀的身影,听“老温州”们回味老巷情结……
老华侨的惊叹
徐先生是市区人,是一位旅居丹麦的老华侨,阔别家乡10多年。徐先生说,他姑妈的家,过去就位于市区大南门的闻宅巷。在他的记忆里,这是一条仅能容一辆煤球板车通过的窄窄小巷,离开家乡前,姑妈家是他常去的地方。近日他欲到闻宅巷探望姑妈时,在林立的高楼下,城市的巨变让他愣住了。曾经的闻宅巷已无迹可寻,眼前是一幢拔地而起的闻宅公寓,他的姑妈,如今就住在该大厦。“只能从大厦的名字中,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了。如果不是看到这个大楼的名字,还真不知道原来的闻宅巷在哪里呢。好多年没有回温,想不到城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先生惊叹于城市的巨变,眼神中透露出怀旧的情感。
杨阿婆的幸福
杨洪妹老人,今年67岁,现住市区大南门荷花大厦。“每天经过市区龙泉巷的龙泉公寓,我总会停留一下,我过去的家,就位于该公寓旁边。我十几岁开始,就住在这里。”几天前,杨阿婆带记者来到自己过去的屋子所在的地方,在雨中喃喃说道。
杨阿婆说,原来的龙泉巷西边一段,窄得几乎只能容一辆板车通过,两边都是又矮又旧的房子。而她的家,是两层的房子,很破旧。刚拆迁的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站在这里看看,“想着想着,偶尔都忍不住流泪呢,对这里过去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太熟悉了。”
如今,呈现在老人面前的龙泉巷,已是一条双车道的宽阔马路,车来车往,两旁高楼耸立,今非昔比。杨阿婆说,自己能住进高楼大厦,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这种变化,让她感到幸福。然而,龙泉巷有着她难忘的人生记忆。如今“龙泉公寓”这几个字,让她感到特别亲切,也几乎成了她追忆往昔岁月的情感依托。她平时在市区闲逛时,看到还有许多小巷早已被高楼所替代。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这些高楼依然延续着小巷的名字,她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好。
杜阿婆的安慰
家住市区万里桥大厦的75岁老人杜爱弟,有空的话,常常会到闻宅公寓附近走一走、坐一坐,和居住在附近一些高楼里的几位老邻居聊聊过去的岁月,回味发生在闻宅老巷的难忘往事。杜阿婆曾在闻宅巷生活了五十多年,这里有她无法磨灭的记忆。
杜阿婆说,以前的闻宅巷七弯八拐,只有一两米宽,两边屋贴着屋。她家位于一间三层楼房内,这里共住了十几户人家,那时几乎整条巷的人彼此都认识,非常热闹。傍晚时分,大家都聚在院子里聊天,谁家有困难,大家总热心相帮,邻里之间特别亲热。随着城市的发展,闻宅巷没有了,邻居也东一个、西一个搬走了,这让她有着一种失落感。唯一能跟过去连在一起的,只有大楼上的“闻宅公寓”这几个字,“老巷没有了,大厦的名字,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移植”的老巷
记者在1987版《温州市鹿城区地名志》中的街巷交通图上看到,图中所标的土地堂巷、蒋家巷、打银巷、卖麻桥等老巷,如今均已销声匿迹,游嬉巷、锦春坊等已“拔地而起”。
据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在该指挥部拆迁改造的老巷中,“拔地而起”的约有21处(名单见附表)。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管理处处长郑义君介绍,随着社会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道路拓建以后,一些老巷已经消失掉了。而这些老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对很多市民,特别是“老温州”来说,这会让他们觉得很可惜。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考虑到市民的情感,他们在老城区改建后的地名命名思路、理念上,基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沿用老地名,将能够保留的地名尽量保留下来;二是采用移植的办法,将老地名直接引用到附近显著建筑物上,如高楼大厦或建筑群。老巷“拔地而起”,就是地名移植的一种表现,这样既能保护老地名,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也能发挥地名指位性的功能,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其次,这实际上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种产物。温州都市报 陈东升/文倪华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