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
雅致杭州
浑厚南京
长三角谋变
为争夺区域发展先机,自2009年开始,我国已密集出台十几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超过前4年总和。这些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打造新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但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区域,还遍布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而长三角区块更是其中龙头。
国务院昨日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据该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据悉,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解读
规划具有四大显著特点
金雪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新规划则进一步明确长三角的特殊定位。此次出台的长三角规划具有综合性、领先性、跨区域与国际化四大特点。
相对于皖江规划、黄三角规划,此次的长三角规划更具综合性,强调服务业、制造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划涉及人民生活水平、现代化目标、产业方向、城市定位等多个方面,这在以往的规划里是不多见的,说明国家对长三角的要求更高、期待更高。
以往的区域规划大多以省为界,而长三角规划覆盖两省一市,共21万平方公里。区域之大很少见,说明了在经济发展中,江浙沪三地的一体化定位日渐明晰。另外,此次规划突出了“亚太地区”、“全球”、“世界级”等概念,是站在国际视野上的战略,更强调长三角的国际定位。
在政策上为资源整合开道
赵伟(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而长三角两省一市各有其自身特色:浙江经济体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上海经济体以外资与大型国企为主,江苏经济体则以国有控股为主。此次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就在于统筹政策与制定一体化的目标。
这次规划将原本在三种模式上起跑的三个地域,统一到长三角范畴内。在大长三角范畴里制定经济政策,规划交通,给予银行贷款,实现整个长三角地域的产业升级。
但毕竟两省一市有各自的行政体制,长三角一体化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困难也不小。
-长三角相关
什么是长三角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模式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朝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城市起到了较强辐射和拉动作用。江苏和浙江则依靠各自发展路径,成为长三角经济的两翼。浙江近年来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稳步朝“大浙江”迈进。
长三角的经济实力
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江浙沪三地生产总值达71794亿元,长三角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若把长三角看成一个经济体,去年其GDP总量排在全球第11位,列俄罗斯之后、韩国之前。若按照2009年统计核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计,长三角GDP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1.4%。
根据三地政府工作报告,江浙沪去年生产总值分别为34061亿元、22832亿元、14901亿元,其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2.4%、8.9%、8.2%,这表明江浙沪三地的经济发展良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长三角经济区的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并将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