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海归富二代”,他坚持自己创业,而且偏偏选了“养猪”这么一个在其他人看起来又脏又累的行业。
“海归”偏偏要当“猪倌”
浙江在线05月25日讯叶凯峰是慈溪观海卫镇人,在英国留学四年,2005年回国。叶凯峰的家族企业是当年慈溪第一批做造纸产业的,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就等着他回来打理了。
可刚毕业的叶凯峰并不想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在他看来,父母留给他的财富和资源是有限的,真正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还是要自己做出事情来。于是,叶凯峰一边在家族企业里负责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一边试图寻找合适的项目自己创业。
考察过纳米塑料、小家电类生产等行业,叶凯峰都不满意。根据他的观察,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会反哺农业,而国内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机会多,政府扶持力度也很大。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办了二十多年养猪场的生意人。
当他提出要办养猪场时,家人朋友都不赞同,“留学生养起猪来了,家里的生意该怎么办?”此时的叶凯峰觉得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伙了,“等我建好了以后,再请你们过来看看,养猪也是能成规模的。”就这样,2008年,叶凯峰创办了慈溪惠农生猪养殖场。
他用科技手段养猪
在传统观念里,“猪倌”总是穿着围裙,在猪栏前提着一桶猪食倒进食槽,或是拿着工具清扫猪栏,可叶凯峰这个“猪倌”却经过了高科技武装。
叶凯峰带记者来到场长办公室,墙上有两台25英寸的电脑液晶显示屏,屏幕里全是猪的画面。操作电脑,就可以看到所有生猪的养殖生长情况。“我就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养猪的。”叶凯峰笑着说。
“养猪场的喂食、供水系统都是全自动的,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叶凯峰告诉记者,进入养猪场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穿着工作服和胶靴,全身喷洒消毒液,并经过灯光照射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内还引入了“沼气发电项目”,猪的排泄物都用来发电,满足场内烧火、取暖需要,而剩余的沼液则可以用来做肥料。
经过两年的发展,惠农生猪养殖场已有存栏猪7650头,年出栏无公害生猪2万余头,年销售约3500万元。下一步除了继续扩大规模,将自己的“会友”牌猪肉打进各大超市外,叶凯峰还打算涉足有机蔬果的种植。他说:“当初反对我的朋友都说我这条路选对了。”
他更愿称自己是“创二代”
谈起自己的“富二代”身份,叶凯峰更愿意称自己是“创二代”。他说自己的确掌握了比别人多的财富和人际关系资源,但父母的成就不是自己的成就,自己不过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叶凯峰说:“我办养猪场的钱,都是自己从银行贷款的,父母只是给我提供担保,利息什么的都要自己还。”
日前,叶凯峰获得了2009宁波十佳大学生创业新秀奖,他把3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
叶凯峰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有许多关于“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但与自己一起出国留学的几个朋友回来以后都自己创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宁波晚报记者 白蓓 通讯员 雷晓芬 陈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