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6日讯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东阳,拥有大量建筑遗产。东阳的古民居,造型端庄、雕刻精美,享誉海内外。
近段时间,关于东阳古建筑保护的话题,颇受一些古建筑保护专家和志愿者的关注。前不久,89岁高龄的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与81岁高龄的建筑学专家陈志华教授亲自带队到东阳,深入了解乡土建筑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连日来,记者对东阳各地的古建筑进行了一番探访,发现东阳古建筑亟盼呵护。
不少古建筑几成废墟
东阳古建筑以“卢宅牌坊、李宅祠堂、巍山厅堂”而闻名。“在这里,有幽深的弄堂,高大的台门,华美的厅堂,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曾有文人这样描述巍山十字街的古建筑群。
然而,当记者前天来到巍山十字街时,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的理和堂围墙倒塌、墙皮脱落、屋顶塌陷;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笛王赵松庭故居无人问津……
自2006年以来,由于建设需要,一批批古民居被拆。原先巍山古镇的庚楼街、十字街、柴市街一带的古民居和街巷,如今已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
“你下次来,也许连废墟也看不到了。”80多岁的老人赵克孝对记者这样感慨。原来,今年年初,巍山社区三百田规划项目的拆迁公告贴在了古老的柱梁上,这意味着古民居将在新一轮拆迁中彻底消逝。
盗窃和火灾频发
“除了卢宅、蔡宅的古建筑,东阳的古建筑,80%以上已破旧不堪,有许多已成为影响周边居民安全的危房,严重的已部分倒塌乃至完全倒塌。”东阳市房管局局长俞劭平说,盗窃和火灾如影随形,对古建筑的破坏相当严重。
2008年底,东阳“雕花皇帝”杜云松的留世巨作、民国建筑鼎丰堂最精致的两只牛腿被盗;省文保单位巍山镇白坦村务本堂(林则徐题匾)最繁华部分毁于大火;国家级文保单位东阳土墩墓群之一古渊头春秋大墓连续两次被盗……
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东阳等地的木雕在文物市场一路飙升。一件精美的东阳木雕构件,动辄就是几万元。诱人的高价,使得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此外,由于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在这些老房子里居住的人已不多,居住人多为老弱者,一旦发生火灾,一时很难扑灭。
修缮速度不及毁坏速度记者从东阳市文物办了解到,东阳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祠堂和厅堂1000多座,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七成以上是古建筑。
“古建筑维修一直是东阳的一项重要文物保护工作。”东阳市文物办副主任金锵说,近6年来,东阳市文物办共实施了近70项文物保护工程,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维修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大部分修缮后的古建筑都被重新利用起来。
此外,2003年以来,东阳市房管局以“以旧修旧如旧”为原则,对进行维修保护的每个祠堂给予5000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古建筑保护和修缮。截至去年年底,东阳市房管局共修复古建筑84处,划拨修缮款70多万元,同时引来700多万元民间资金。
“但是修缮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古建筑毁坏的速度。”金锵颇为无奈地说,资金、新农村建设、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因素的冲突,都给古建筑的保护带来难题。
古建筑保护路在何方
古建筑保护,路在何方?东阳巍山高级中学教师华柯一直来非常关注东阳古建筑。他说,东阳的每一座祠堂、厅堂及古民居,都如散落在农村的“珍珠”,要让其发光发亮,首先应保护原生态,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保护一切该保护的,开发一切该开发的,最后在留住古文化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文化元素或者活动,盘活古建筑文化。(浙中新报 记者 陈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