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那他基本上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师,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老师觉得,如今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搞定了。”主持人话音未落,场下就有老师开始掩面偷笑。
上周末,在“下城区第二届班主任成长节”的中学班主任论坛上,班主任齐聚一堂,一起讨论“对付”学生的办法,而“家长会”就是其中的一种。
和家长沟通不应是针锋相对
论坛上,有老师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36%的学生听到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担心老师告状,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而在家长会后,有11%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
有家长觉得,现在的家长会,大多是校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轮流讲话,一遍讲下来,两个小时过去了,家长真正可以跟老师交流的时间并不多,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有老师开始改进家长会的方式,比如设置家长论坛、互动等环节,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有一次家长会,我让家长在‘家长论坛’环节上提建议,一位爷爷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作业留得太少,孩子在家无事可做,希望老师能负责一点,不要图省事,不留作业’。话音刚落,任课老师就急了,纷纷站起说明作业不多的原因,甚至把《教育法》都搬了出来,现场气氛非常尴尬。”说起不久前的一次家长会,潘海英老师至今有些后悔:原本是想增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结果为什么会适得其反?
“那次小插曲,说明老师没有给予家长足够的尊重,虽然设置了交流的环节,但对家长提出的建议,却没有真心接受。”潘老师觉得,当时老师们的过激反应,是因为准备不充分造成的,“老师应该尊重并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真正的沟通不应该是这样‘针锋相对’。”
《班主任兵法》风靡一时
“《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师和学生是两大阵营,但我觉得,肯定还存在第三阵营,那就是家长。”6年前,一本由上海一位双语学校老师写的《班主任兵法》,在全国中小学中风靡一时,最近这本书在朝晖中学再次流行,有班主任正尝试把“兵法”用到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上。
朝晖中学的姚雪峰老师是个三国迷,他把“三国”和“兵法”的精髓,用到了开家长会上。“如果说教师是刘备方,那么家长就是孙权方,两方需要结盟,而且必须结盟,如果家长会变成告状会,那就如同刘备告诉孙权,不管联盟与否,都会被曹操打败。”
“但家长和教师的心思毕竟有所不同,家长看重的是自己孩子的成长,而教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平衡。”姚老师同时认为,即使联盟形成,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双方共同进退,“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还存在一个求同存异的问题,为了共同目标,即便双方有不同的理念,也应该暂时搁置,谋求理解。”
通讯员 刘粉莉 本报记者 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