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1日讯八旬老人刚上公交车还没站稳,车子便急不可耐地开动了,人从车门里甩了出来……昨晚9时30分,摔得鼻青脸肿的老人已经孤独地躺在市三医急诊室两个多小时,家里人并不知道他出事了,因为他身上除了一张公交乘车卡外,并无任何身份证明,自己也想不起家人的电话号码。
司机承认出于疏忽
“不知道怎么发生的。”面对记者询问,老人除了能报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大概的家庭地址外,对从公交车上摔下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显然已经被摔“蒙”了,经医生诊断,老人受了轻伤,并无大碍。记者随后在急诊室里找到肇事的301公交司机卞某。
卞某告诉记者,昨晚7点40分左右,老人是在市区前陈公交站上了他的车。“因为晚上前面过来的车子都开远光灯,所以注意力都在车外了。”卞某承认车子起步快了。但是对于车门未关的责任,其认为是售票员的疏忽。卞某解释说,301公交车是有人售票,大多时候都是售票员关开车门,且已经形成了惯例。对于整个事件,卞某自认的原因是出于疏忽。
但为何要急着从公交站开出?面对记者的质问,卞某说,时间就是效益。
救护车也出了事故
“如果是事故中伤者生命垂危,这样的耽搁就是对生命的威胁。”处理此次事故的交警告诉记者,救护车昨晚前来救护时,其他车辆却未做到避让,以致第一辆前来的救护车在事故现场不远处发生了追尾的交通事故。因此,躺在地上的施老汉不得不等待第二辆救护车前来。
“救护车作为特殊车辆,和警车一样,响着警报出警,肯定是有警情的,其他车辆应做到自觉避让。”交警表示,幸好老人受伤并不是很重,不然就很可能耽误伤者的最佳救治时间。与此同时,交警也提醒家里有上了年纪老人的市民,老人出门时,最好要携带与身份相关的东西,以防遇到万一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家人。
记者找到老人家属
由于施老汉讲话并不清晰,记者一度听错了其所提供的家庭地址,因此多次向114打听其所在村的村委会联系号码,都被告知未有登记。
“可能不是半腰,是坢垟。”记者在急诊室内到处联系打听的时候,一对前来挂点滴的市民热心地说,他们家住黄龙住宅区,那边倒是有个叫坢垟村的地方。记者随之再次向施老汉确认是否家住黄龙,得到肯定答复。
记者向黄龙派出所求助,希望其帮忙寻找施老汉的家属。经过民警查询,结果令人振奋,施老汉的家属找到了。
通过电话联系后,施老汉的家属急急忙忙赶到市三医急诊室。“我们一听派出所打来的电话,急都急死了,幸好人没事。”施老汉的家属说。
今天上午,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该事故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记者手记
八旬老人从中巴车上摔下仅受轻伤,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记者希望这件事情能引起中巴司机及其所在公司的足够重视。301开得有点急,司机称,这是疏忽造成。诚然,追求经济效益并无不妥,但社会效益、安全营运始终是第一位的,若对此认识不足,此类事故或许会再次发生,因为偶然中存有必然。
据温州晚报 记者 肖龙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