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城区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方案专题会议”获悉,未来3年,上城区要变成活的历史建筑“博物馆”。
建筑印刻着历史的脚步。100多年前的花雕楼、上个世纪的“格子间”……上城区拥有不同年代的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
这些来自不同历史空间的建筑,未来三年,要变成一个承载厚重历史底蕴的“大博物馆”。
保护要符合原风格
不要“雕琢”
看完龙翔里、思鑫坊、劝业里、元福巷、安家塘、五柳巷、泗水坊、积善坊巷、洽丰里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设计方案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说:“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要在上城区和谐共处,千万不能拆除不同历史时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特别是老房子。当保护与发展产生矛盾时,历史街区和历史遗产必须先行保护。”
上城区是杭州历史文化遗迹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城区。据统计,在上城区范围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点24处;有杭州市历史建筑5批共149处、历史文化街区6处、历史地段11处。
龙翔里一带老房子,保留有木结构斜坡屋顶、内天井式院落等清末的古建筑。在设计单位的规划方案上,在修复的老房上添加了一些类似皇家园林风格的花窗。但在会议上,“园林式花窗”设计被大家否定。
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说:“老的花窗很简洁,新的花窗很皇家。要符合住家原貌,不要有太多园林化的雕琢。”
历史街区以步行为主不宜建地下车库
五柳巷、龙翔里、元福里等上城区历史建筑10个设计规划方案,今后在实施中,将采取最少干预原则,尽量使用老建筑本身可以利用的木石构建。“譬如老房子中一半梁木可以使用,就要在建设中派上用场。”张建庭说。
以五柳巷为例,小桥、流水、人家,人家尽枕水。街区内新建建筑,外立面整治,风格要与水乡建筑的风貌相协调,增加一些现代元素,建筑将以青石、木材为特色,粉墙黛瓦。
龙翔里、思鑫坊、五柳巷等历史街区内部主要以步行为主。以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街区内主要以步行为主,同时形成一个水陆并进的慢行系统。
“历史街区比较狭窄,街区要以行人和非机动车优先。”杭州市交研中心副主任何卫华说。
至于规划中提出兴建地下车库,相关市领导认为,尽量保持历史街区原来风貌,不宜有大的建设动作。
要把整个上城区建成历史建筑博物馆,居住在老房子里的市民去哪里?“鼓励外迁,允许自保。”王国平说,“今后‘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将覆盖到所有文化遗产保护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