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岁的小男孩,自出生以来,就一直活在纠纷与官司之中。
出生时,因为产钳助产时的操作不当,他的脑袋受伤。
接下来的日子,他被带到杭州、上海等地医院接受治疗近50次,各种诊断都有,乐观地说,没有明显异常,但严重地说,可能会脑发育不良、脑瘫。
14个月大时,他被自己的生父送到弄伤他的“仇人”手中——海宁妇幼保健院。
他想呆在爸爸身边,但爸爸总是狠心地说“不行”。
至今为止,一直是医院花钱雇人照看他,给他安排的“家”中,虽然也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姐,但这些家人终究只是临时扮演的。
如今,他见到自己的生母时,有时喊“妈妈”,有时喊“阿姨”。他甚至不再要求回到爸爸身边。
然而,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一幕是,半年前,爸爸和医院在法庭外打起来了,他帮爸爸踢了“仇人”一脚。当时,海宁法院判医院赔偿损失30578.71元。双方对这个结果都感不满,今年5月30日,嘉兴中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昨天,又是一个他父母和医院对簿公堂的日子。
只不过,这一次,医院从被告变成了原告,向他父母讨要两年来的养育费用。而成为被告的他的父母,选择不出庭。
小保健两年的寄养生活
一连三天来医院送孩子
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
2008年6月12日至14日,小孩他爸一连三天,把孩子送到我们医院来。我们送回去,他隔天又送回来。
第三天,当我们再送孩子回去的时候,他家空无一人。附近的邻居说,孩子他爸特意让爷爷奶奶都住到别人家去了。
我们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孩子带回来了,出钱让人带孩子。小孩在医院两年,看起来一切正常。
新名字叫“小保健”
医院保洁人员老李:
小孩来了之后,就和我们夫妻睡一张床,住在医院后门一间五六平方米大的房间里。头两天,他晚上哭得很厉害,后来,我们买了牛奶和饼干给他吃,他才慢慢不哭了。
我们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们就叫他“小保健”,因为我们医院的名字里刚好有这两个字。
他平时挺可爱的,但要是谁跟他说“保健,你爸爸不要你了”,他马上就会不高兴,和对方吵起来。
睡着了还拉着爸爸的手
老李的爱人(一直帮着带小保健):
我们有个比小保健大1岁的孙女,小保健刚来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后来就跟着我孙女,叫我们爷爷奶奶,还叫我儿子儿媳“爸爸妈妈”。
但他还是想爸爸。
他爸爸有时会来看他,但每次都是看看他就走了。有一天,他睡着了还拉着他爸的手,不让他爸走。他爸这才把他带回去住了两天,但还是送回来了。
去年下半年,我的另一个孙女要上学了,我得去帮忙照顾,小保健就转交给我们的女儿带了。
爸爸哄着他不让他回去
老李的女儿(小保健现在和她住一起):
小保健的爸妈最近又生了个儿子,他们来看小保健的次数比以前少了。
最近他爸来了一次,买了些好吃的,然后哄着小保健,不让他回家去。
所以,现在小保健不太吵着要回家了。
看到妈妈有时会叫“阿姨”
小保健的妈妈:
我真的很想我的孩子,每晚都想得流泪。但孩子有病,我们又没钱了,只好送去医院,让医院带他去看病,是他们把我们孩子的脑子弄坏的。
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带孩子回来观察一下,一直有问题,说话乌七八糟的,一直跑来跑去,跟他说话他也不听,晚上也一直闹着不肯睡。
如果医院把孩子养到18岁都没有问题,我就不找医院了。
差点把别的小孩眼珠挖出来
小保健的爸爸:
小孩,我当然是要的。
我基本上半个月就会去看他一次,他现在有暴力倾向,经常打人。前几天,带他的阿姨还给我打电话说,这孩子和外地的小孩打起来了,差点把人家的眼珠挖出来。
我打电话跟他说“打人是不对的”,他却说“打人是对的”。
想起孩子,我每天都睡不着,但没办法,我也是希望他能康复,希望医院能带孩子去康复训练。
虽然我心里很内疚,但是如果医院不承担责任,我一生都不会把孩子带回来。
小保健:
我弟弟的牙还没长出来,等他牙齿长出来了,就会吃米粉了。他把米粉吃光了,我就喝糖水。我还背他下楼去吃饭。
我喜欢爷爷、奶奶和阿姨。
我也是喜欢爸爸的。我睡觉的时候,他拿棍子打我,我就藏起来,爸爸就不会打我了。
但我没有想我爸,也没有想我妈。
如果爸爸要接我回去,我也不回去。
我也不要上学,去上学就要吵架,还会打架。我不去上学,不去上学。
记者博客
小保健的未来怎么办
没打疫苗没上户口上不了幼儿园
小保健3岁了。按理,今年下半年,就该上幼儿园了。
但是,医院说,他的户口不在医院,医院没法给他报幼儿园,而且新生儿应该打的那些疫苗,他都没打过,幼儿园也不能接收。
小保健的爸爸说,除了疫苗问题,还有户口问题,因为各种原因,他至今还没上户口,要等官司打好了才能去上。
赔再多的钱可能都换不来健康
阿姨管得再好,总归还是不一样的。医院医务科的潘医生说,小保健这样特殊的孩子,不管是老李,还是他父母,都不敢管教,一直是宠着带的。
省儿童医院脑外科医生王宁说,不管小保健是否大脑发育迟缓或脑瘫,想要补救的话,最需要的还是父母,需要父母花时间和精力,多和孩子交流,以正确的观念方式去培养这个孩子。如果做得好,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救的,而这种补救越早越好。最怕是耽误了孩子,即使以后医院赔孩子很多钱,却可能已经来不及补救了。
白天见不到黑,晚上见不到白。
小保健妈妈一直用这句话形容生了他之后的日子。
我真的相信,他们从没想过要遗弃他,相反,他们正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在为他争取利益。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弱小,如果现在他们把孩子接回家了,就再也“抓”不住医院这根救命稻草了。
他们不知道,医院同样无奈。要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赔偿,但赔偿是有法律认定的限度的,而且往往是以金钱的形式。
所以,在养育小保健这件事上,医院可以很响亮地说,我们已经出于人道主义做了很多。
我们能批评谁呢。我只能一声叹息。真正可怜的是这个无辜的孩子。
可惜他只有3岁,还不太会为自己说话。两个官司,围绕着他,打了两年多。但是,谁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呢。
采访结束后,我和一些儿科专家和法律人士聊了这件事,他们说,小保健现有的一些所谓反常行为,对于3岁孩子来说,不算很不正常,关键是看接下来怎么教育培养,如果一直没人管教,就可能会往更糟的方向发展。
现在对小保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爸妈尽快把他带回到身边抚养,后期发生的相关治疗费,再向法院申请由医院承担。
都市快报 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