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大佬,突然销声匿迹。
龙井路53号,绿树掩映中,青瓦白墙的小楼依然安静地伫立,传说中的指纹玻璃门继续忠实地隔绝着楼房内外的两个世界。
然而神话已经终结。东方证券龙井路营业部,这个一度在沪深两大股票市场交易龙虎榜上跻身前五的“圣地”,正逐渐被江湖遗忘。它最后一次登上那张榜单,已经是整整一个月前的事,且今年以来仅7次上榜,不及巅峰时一周的数量。
这里的工作人员昨日向记者证实,玻璃门里的一号人物沈昌宇已经抽身离去。为何离开,不能说,去了哪里,不知道。
而在玻璃门的外面,名噪一时的“阿昌家族”正在迅速退隐。眼下,除了沈昌宇之妻金小红参与增发的两只股票还在锁定期外,从公开资料里再也找不出这个家族的蛛丝马迹了,包括他们赖以成名的中兵光电。
商报记者昨日辗转联系上沈昌宇本人。他如江湖传闻的那样耐心、彬彬有礼,但并未给出答案——“实在对不起,我现在不想说这些。”
他去了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金盆洗手还是另起炉灶?大佬蒸发,留给江湖的只有疑问。
急流勇退
解读阿昌家族,必从中兵光电开始。
中兵光电2010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原本名列前三位的金顺法、沈浩平和金小红悉数退出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自2008年五六月间那次蹊跷的“举牌”起,在此蛰伏近两年的“阿昌家族”,终于全线撤退。
截至2009年底,作为沈昌宇的分身,其岳父金顺法、其父沈浩平和其妻金小红三个账户累计持有中兵光电约2237万股,占总股本的4.51%。而截至今年一季报,该股第十大流通股东孙秀珠仅持股60.7万股。也就是说,上述三个“阿昌家族”账户在今年一季度至少卖掉了2055万股。
圈内人士估算,“阿昌家族”当初在中兵光电投入的资金累计约为2.5亿元,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至少获利2亿元。而中兵光电似乎只是更大规模战略撤退的一部分。
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后发现,目前被市场认定与“阿昌”有关的五个账户“沈昌宇”、“金小红”、“沈浩平”、“徐菊仙”和“金顺法”,除“金小红”外,已很难从公开资料中觅得踪迹。
风格转换?
2008年是“阿昌家族”在上市公司报表中最为活跃的一年。当时,上述账户频繁出现在ST宇航、*ST金果、深长城、北方创业等个股的十大股东行列,通过二级市场快进快出,逗留不超过一个季度,颇有“涨停板敢死队”的风范。
但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类似刀口舔血的操作方式明显减少,相反,“金小红”两次涉足一级市场增发,引发市场关注。
2009年9月,同洲电子公布的定向增发结果以及上市公告书显示,共有8位投资者参与认购,包括7个机构投资者及1名自然人股东。惟一的自然人就是“金小红”,认购1300万股,是所有8位股东中认购数量最多的,并一跃成为同洲电子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81%。按照9元每股的增发价计算,此次共投入1.17亿元。而就在此前几天,“金小红”刚刚以3000万股的认购数量,成为安泰集团增发中的最大买家。以6.5元每股的增发价计算,投入约两亿元。
目前,安泰集团和同洲电子的增发股尚在锁定期,不可能套现,因此,“金小红”也成了“阿昌家族”在大股东榜单硕果仅存的账户。
分道扬镳
风格转换或许意味着更大的变革,因为“阿昌”居然离开了自己声名鹊起的龙井路。
曾几何时,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一直是两市交易龙虎榜上的常客,“涨停板敢死队”金字塔尖上的堂口。
市场熟知龙井路,乃是因为那里是“阿昌”的大本营,而在A股市场翻云覆雨的“阿昌”,又以“龙井路”为代号。但是,从2009年下半年起,这里的上榜次数便开始悄然减少。
查阅历史资料,2009年5月,“龙井路”的名号仍然上榜约30次,但到了6月,上榜次数陡降至6次;8月,5次;9月,1次;10月,0次;11月,3次;12月,5次。而到了今年,长长6个月,“龙井路”仅仅上榜7次。
离开龙井路,“阿昌”去了哪里?卖空中兵光电,是否意味着找到了更好的投资渠道?抑或是他们不愿继续为声明所累,以退出的姿态暗度陈仓?
曾有人为“阿昌家族”估算过,其因中兵光电等股票而浮出水面的资产,就有5亿到8亿元。这笔钱还在股市里吗?而在“龙井路”神话终结的时候,杭州范围内并未出现异军突起的营业部,可以继承“龙井路”当年的实力。
所有的问题,在电话那头,沈昌宇只是客客气气地表示不方便解答,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不好意思”。
大佬,就这么销声匿迹了。据《每日商报》记者 吴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