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8日、9日夜8︰30—9︰00,央视十套利用这一黄金时段推出了大型纪录片《徐霞客》一、二、三集。本网天台读者林国干认为,这部纪录片进一步肯定了徐霞客与天台山的特殊关系,他再次提议,以徐霞客首游天台山的5月20日作为“中国旅游日”。
林国干认为:
一、《徐霞客》进一步肯定了徐霞客与天台山的特殊关系。
全片《徐霞客》涉及天台山的内容很多,特别是第三集《一个人的国家地理》用了主要镜头和笔墨记录了徐霞客与天台山的特殊关系。
1.明确了《游天台山日记》为《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的地位。“(从景区)回到住处,他在灯下一气呵成了《游天台山日记》,并于日后赫然置于洋洋数十万言的《徐霞客游记》的篇首”。
2.证实了天台山是有正式记载的徐霞客的第一个旅游目的地。“明万历四十一年,也就是1613年的春天,28岁的徐霞客乘船从江阴出发,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浙江天台山,这也是他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出游”。
3.分析了徐霞客首选天台山作为第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原因。一是天台山的知名度吸引了他。“天台山,既是佛教天台宗祖庭,又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著名的寺庙道观众多,自古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在明代,天台山远比现在知名,作为饱读诗书的徐霞客不可能不知晓”。二是天台山与江阴交通方便。“天台山距离徐霞客的家乡江阴只有400公里左右”。因此,徐霞客把天台山作为首选目的地。
4.描述了徐霞客对天台山的向往喜悦之情。《游天台山日记》开头写的“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八个字“描述了徐霞客将登上天台山,开始游览名胜的喜悦心情”,表现了他“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积累,终于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喜悦”。
5.表达了徐霞客对天台山风光的无比赞赏。他第一次游天台山,“短短九天里,徐霞客登上天台山最高峰华顶,游览了天台水珠帘、铜壶等各个景点,一路上泉声山色、飞瀑幽潭、奇峰怪石使他流连忘返,也惊奇不已,完全陶醉在了天台山的奇妙之中”。尤其是对石梁瀑布“最为关注”,“几观石梁,不忍离去”,“仰视石梁,忽在飞瀑天际”,“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6.证明了《游天台山日记》标志着徐霞客日记体游记的开始。“也就是从这一刻(即写《游天台山日记》时)开始,一种以时为序、以路为纲、据景描述,并且每日有记的写作方法就被他固定了下来”。
7.表明了首游天台山标志着徐霞客科学考察的起步。徐霞客“对天台山的地质地貌,留下了大量的笔墨”,根据石梁“石桥天成的奇特景观”,将此类地质现象定名为“天生桥”并被沿用至今。同时,他“对石梁周边的地理进行了详细考察,得出了‘岭西之水出石梁’的科学论断,从此对水系考察就贯穿徐霞客游历之始终”。
尽管央视编辑、拍摄《徐霞客》时,我尚未考证出徐霞客首游天台山的日子为5月20日,但该片记录的天台山与徐霞客这么多的特殊关系则进一步表明,若要选择一个纪念徐霞客的特殊日子,首先应从他首选目的地天台山及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选择一个打着深深“天台山”烙印的日子,也就是他首次进入天台山的日子——16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