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代理商揭秘团购“潜规则”
时报记者 卢航 实习记者 郑茜茜
遍地开花的团购活动,以价格便宜、一地采购而人气火爆。顾客参与团购会并不用交钱,甚至还能白吃白喝、再拿点小礼品。但是团购组织者的利润从哪里来?砍价时品牌次序又如何排列?有知名品牌建材商揭秘团购“潜规则”。
晏紫(化名)是某知名建材品牌浙江总代理,从2006年起代理品牌参加过上百场次的团购会,然而从去年开始,晏紫参加团购会的热情却大减,婉言谢绝所有团购组织者的邀请。
“所谓的团购会很多时候只是一场秀,里头潜规则太多。”晏紫直指,一些团购会唯利是图,通过各种手段倾向多交钱的品牌,对建材商和顾客都不公平。
团购网的挣钱秘密
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团购会,所花成本可不菲,比如场地租用费、广告宣传费及庞大的劳务成本等,还要为几千名参与顾客提供点心、饮用水,财大气粗的团购会甚至还要提供丰厚奖品,算下来没个几十万玩不转。
但是,报名参加团购的顾客全都不用交费。团购组织者显然也不是慈善家,那谁来埋单呢?“当然是我们这些建材商。”晏紫透露,团购组织者一般按场次向参与商家收费。收费额度并不相同,品牌实力雄厚的商家可以帮团购会撑撑门面,交费最少,在杭州参加一场一般一万块左右。小品牌交的钱可就不一定了,参加一场起码两三万甚至更多。
按此计算,一场上规模的团购会,大概吸引到上百个品牌商参加,组织者赚到百来万并不稀奇,获利相当丰厚。近年来,大小团购网也因此越办越多。今年以来,晏紫起码接到过十多家团购网的邀请。
团购的多是小品牌
喜欢参加团购会的消费者不难发现,近来团购会能网罗的知名品牌似乎越来越少。即使前来参加的大品牌,有一些却并非当地代理商。比如上个月杭州举办的一场团购会上,科勒、TOTO等知名卫浴品牌代理商都来自上海,按业内说法就是“串货”。
为什么团购会组织者舍近求远呢?“现在不少杭州当地知名建材代理商拒绝参与团购会。”晏紫透露,从2009年开始她婉拒了所有团购组织者的邀请。
拒绝团购会并非因为一两万的参会费用。晏紫直指,因为各品牌商交费额度不一,这让组织者更偏爱交费多的小品牌商。比如在团购现场,允许交钱多的品牌商放置更多的DM,砍价师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上台时间等等。“现在大品牌商简直沦为一些团购会的陪衬了,这对我们,甚至消费者也不公平。”晏紫认为,如果组织者过多倾向多交钱的品牌,各品牌商不能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参加这样的团购会并没多大意思。
团购真的优惠吗
台上砍价师砍得品牌商欲哭无泪,台下消费者配合使劲鼓掌、气氛极其热烈,这似乎是不少团购会上的常见情景。参加团购会,真能拿到更大优惠吗?
“一般而言,团购活动现场一些商品价格比市场上报价要便宜,但也不是绝对的。”晏紫透露,一些商品的团购价可以报出比较优惠的价格,但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商家也会用其他办法弥补。比如购买一只马桶,马桶本身商家能给出相当具诱惑力的折扣,但相关配件就未必了,算下来未必就比自己到市场上购买便宜。
如果购买在团购会上头一回听说的陌生品牌,则更要小心谨慎。据晏紫所知,现在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专门靠跑大小团购会出货,几乎已成了一种生存之道。此类小品牌先把商品定价标高,平时几乎无任何销售。参加团购会时,则打出相当低的折扣,看起来非常具有诱惑力,凭此操作手法,一场团购会下来就可接到不少单子,获利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