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系到广大教职工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影响着学校党委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决定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党委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抓好“选拔、培养、管理”三个环节,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完善考核监督体系,不断提升了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一、坚持标准,完善制度,在选拔任用环节上体现公信度
学校党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严格的用人标准,认真贯彻干部工作相关规定,努力构建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环境。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不同岗位的条件和要求,注重防止和克服在干部选拔过程中重知识素养、轻思想品德,重学术造诣、轻管理能力,重学历资格、轻工作实绩的倾向。把干部选聘、领导班子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完善干部聘岗、管理、考核、待遇等政策。明确机关干部为专职管理人员,要求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除教学、科研管理等部分部门正职外,不支持机关干部在任期内兼任学术职务;制定干部兼任教学工作计酬办法,明确干部兼任教学任务每年最多不能超过150学时,超过部分不再计酬。
二是实行民主公开的选拔方式。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我们通过校园网等途径,公布干部职位、条件、程序、结果等相关信息,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去年先后发布7个批次共计143个岗位公开招聘(举荐)信息,累计网络点击量达1.8万余人次。出台学校党代表任期制试行办法和干部面试考核办法,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面试考核小组;试行由教代会代表、党代表、副高职称以上教职工组成评委团,面试过程向所在学院所有教职员工开放。实行差额考察制度,合理确定参加考察谈话和民主测评人员的范围,更好地体现工作服务对象的真实意愿。推行以“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群众拥护、党员公认、组织满意的优秀党员选进领导班子。
三是完善合理的干部流动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实行干部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选任制干部按有关任期规定执行);对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的干部,加大培养性轮岗交流力度;对主管人、财、物的干部,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轮岗交流。在去年干部换届中,共有27人在不同机关部门和学院之间交流任职,其中6人在行政与党务岗位之间交流。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实施行政职级评定制度,对不再担任实职的干部,转定相应行政职级;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可留在原单位或由组织人事部门调配承担学校专项工作,不占编制,保留待遇至法定退休年龄;制定《离任中层干部进修提高管理办法》,通过提供脱产进修机会、学术假和科研启动金等办法,为离任干部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去年,共有6人转任教学科研岗位,22人转定相应行政职级。
二、搭建平台,创新模式,在培养使用环节上提升公信度
学校通过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拓展教育培训途径,搭建培养使用平台,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教职工对干部能力素质的公认度。
一是着力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每年设立干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建立干部集中轮训制度,分类分层分批对教学、科研、党务等各条线干部进行培训。建立理论学习考核制度,要求干部借助“管理者在线学习中心”自学,每年累计不少于30学时,并将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干部理论素养。坚持开展优秀论文评比活动,鼓励干部撰写理论文章,联系实际推动工作。
二是积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组织干部参加教育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各类培训。分批选送干部参加国内外各类研讨会和高水平大学考察活动,学习先进的高校管理经验。参考MBA教学管理,实行学制为半年的高校干部培训模式。学员每月集中培训一次,主要开展集中上课、自选自学、小组讨论、调研考察和结业交流等五个环节的学习。在去年的新提任干部培训班中,共举办党的建设、教育管理、媒体应对、文化艺术等内容的报告33场次。
三是积极搭建干部培养使用的实践平台。深入实施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了“学校—学院—学科”两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校内治理结构。去年实施了旨在实现分类管理、等效评价、特色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将人财物配置权进一步向学院下放,使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提升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拓宽干部挂职渠道,选派50余名优秀干部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在各院部增设不占职数的助理职务;根据省部共建对口支持协议,分批选送干部赴浙江大学对口院部进行挂职锻炼培养。
三、优化体系,落实责任,在考核管理环节上保障公信度
注重建立多元化考核制度、立体式监督体系和“一岗双责”制度,以干部良好的工作业绩和形象保障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建立多元化干部考核制度。按照分线分类原则,对机关干部、院长、书记、教学、科研等不同工作线进行考核。完善干部综合考评办法,注重群众公认和工作实绩的导向,分别从群众民主测评(50%)、同级互评(20%)、校领导评价(20%)、组织部评价(10%)四个方面客观评价干部岗位胜任度和履职能力,并进行量化计分。同时,通过网络进行群众民主测评,提高测评的效率和真实度。
二是完善立体式干部监督体系。推进校务院务公开,把师生关心的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干部提任、职务晋升、科研立项、经费使用、招生录取、专业调整等事项的内容、程序,在校园网公示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询问,做到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完善干部监督制度和惩防体系,建立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离任审计等制度,对重大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督。实施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作风建设监督员制度,邀请普通教师参与干部廉政监督。
三是落实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与各院部负责人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明确班子3年工作目标,强化任期考核,分解落实管理工作责任。同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和院部党政负责人、学校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单位与下属部门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实行“干部任前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和“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三项制度,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