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放鞭炮,没有剪彩,只有电闸轻轻地上推,随着机器的轰鸣作响,临安锦城街道群山深处的上东村村民陈国良苦苦思盼多年的节能灯厂终于开机投产。
圆梦时分,陈国良坦言,盼了多年的节能灯厂之所以能办起来,还得益于新农村电力电气化建设赋予的新生活。在农村电网电气化改造之前,陈国良全家每年唯一的盼头只有山腰里的那片雷竹林。2009年,上东村电网实施电气化改造之后,村里的电力实施了大幅度的扩容,像陈国良这样的节能灯厂上东村一下子就冒出了四家。
始于2007年的临安农村电力电气化建设主要做三件事:一、对村庄的电网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使新的配电线路走向更安全、合理、美观。二、电力设施改造升级。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输电能力,降低线路损耗;对变压器进行扩点、扩容,增强农村供电能力。三、为每户家电安装“家保”(即漏电保护器。用户家中一旦发生触、漏电事件,可瞬间跳闸自动切断电源)。此外,还在农村组建了共计数百人的电力安全巡视员队伍,进一步提升农村用电的安全和质量。
上东村村委主任张尧龙对记者说,以前村里的电线是裸导线,一到挂刮风下雨,树竹就会压触电线,村里就经常要停电。更叫人担忧的还是安全问题,一头坠地的电线藏在草丛间、水田里,很容易成为“隐形”杀手,一不小心,就会触电。在张尧龙的印象中,早几年,电线扯断还引发了两次山火。
在电气化改造前,不光用电安全不能有很好的保障,经常还不能满足百姓生产用电的需求,跳闸时有发生。
上东村里有个叫袁家村的自然村,是临安著名的笋干加工地,全村约有50余户家庭建有焙制笋干的作坊。每到生产高峰期,家家户户大功率的焙烘机集中开启,电力就会跟不上而跳闸。跳闸导致停产且不说,还会使“受困”于高温炉膛内焙了一半的笋干因停电而无法出炉,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烤焦,损失之大自不待言。2008年起,上东村启动电气化建设。除了对电力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还新增了三台变压器。如今的袁家村再也没有跳闸,百姓可以安安耽耽地焙制笋干。
得益于电气化新生活的当然不仅仅只有袁家村的百姓,还有与袁家村一墙之隔的石桥村的陈国良。尽管节能灯厂才刚刚运行,对于未来他却信心十足:“我已经在义乌设了一个销售点,今年的目标是200万产值。将来我要造有自己品牌的节能灯。”
横畈镇洪村村委主任蒋贤福感慨道:“没有装‘家保’前,谁家的线路烧了,整个村都要停电,而且事故源还很难查。装了‘家保’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不管谁家停电,都不会把别人家牵扯进去。”
临安市供电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临安全市298个行政村的140个已经完成了电气化升级改造,总计耗资逾2亿元。今年临安还将对29个村实施电气化改造,剩余的村也将在未来四五年间全面迎来电气化生活。因为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骄人业绩,2008年,临安市被评为“新农村电气化县”,时年,临安市供电局也被评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