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是杭州最精华的城市历史胎记。而建筑是活的历史,更是彰显城市个性的重要元素。目前,杭州市正在积极推进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怎样主打南宋牌?展示中国最美丽山水花园式皇城遗韵,把南宋皇城大遗址打造成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范,这方圆14.1平方公里的建筑设计成为重要一环。
上周六,我杭州市召开了城市特色营造与建筑设计研讨会。9位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会议。他们围绕东南大学、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美院3家单位分别开展的杭州城市特色空间设计导则、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宋风建筑设计导则、中山南路宋式建筑设计导则研究的中期成果进行研讨,为杭州建设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出谋划策。
专家们认为以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为契机,探讨大遗址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之间的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宋式建筑设计导则方式来引导、规范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行为,逐步形成宋风宋韵风貌的思路值得肯定。该方法可在进一步研究总结基础上,向杭州其他区域拓展,如风景游览区、大运河沿线、河道滨水区、核心商业区等,分别开展城市特色建筑设计专题研究,有助于杭州特色风貌的营造和改善。
“宋风”涵盖四种建筑风格
关于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的宋风建筑设计导则
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这项导则研究主要是对与宋有关的各类建筑及不同区块采用相应的建筑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宋风建筑风貌区的范围总体是以南宋皇城遗址公园范围为基础,即南至钱塘江、西至西湖(南山路)虎跑路、北至庆春路、东至东河(从庆春路至河坊街),河坊街以西的边界为江城路,约14.1平方公里面积。这个导则方案具体把这个区块分成南宋文化核心区、南宋文化主体区、南宋文化辐射区和多层文化混杂区。
省古建院提出要确定十字交叉的风貌控制轴线。主轴为中山路与中河一路一河组成的南北轴线,此轴线从庆春路一直贯穿到钱塘江,串联起南宋皇城遗址——三省六部遗址——太庙遗址——鼓楼——十五奎巷历史街区——德寿宫遗址——中山中路商业街区——元福巷等历史片段。
副轴为河坊街。中河以西是早已建成的仿古街区,中河以东是正在开挖的连接中东河的新河道。河坊街要把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清河坊历史街区——德寿宫遗址——五柳巷历史地段串联起来。
省古建院将宋风建筑分为四类:纯宋式建筑、新宋式建筑、点缀宋式建筑和宋式遗址保护罩。
纯宋式建筑是以宋代木构技术,利用原材料、原工艺来完整重现宋代建筑风格。强调精品。
新宋式建筑以现代材料与技术来相对完整地重现宋代建筑风格。强调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突出美感,色调素雅,明度对比采用黑白灰系列。
点缀宋式建筑以现代材料与技术,在某些形态关键部位,采取部分宋代建筑特征、体现出某种南宋建筑韵味。
保护罩只在考古发掘确定的重要南宋建筑物遗址之上才设置。
对于这一地区小区住宅、沿街公建、景观节点和中高层等的建筑风格也根据不同区块进行了规划,如小区住宅如果是在核心区,不新建,改建的要点缀宋式;在文化主体区和辐射区,新建或改建要点缀宋式;对多层文化混杂区无要求。而中高层建筑,文化核心区和文化主体区不设,文化辐射区不新建,文化混杂区新建或改建的要点缀宋式。而文化辐射区内新建的重要景观节点建筑宜采用有特色的新宋式风格,以起到标志性作用。
什么是“新宋式”建筑?
关于中山南路双面街的建筑设计导则
中国美院关于中山南路双面街之东面街的宋式建筑导则主要是对各种不同宋风建筑的具体位置和建造手法进行规划。具体设计是这样的:
南宋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是精致开放、工整简明、轻盈柔美、清丽雅致。注重建筑空间和园林空间的融合。
中山南路总体的布局形态以宋词的长短句为划分街道空间的出发点,城市街道形成了以“节—段—节”的方式控制总体城市街道空间。
“节”即城市公共园林,塑造建筑的宋式风格较为浓郁与纯正,多以纯宋式和简宋式建筑为主。景观上多以公共开放的园林为主,分别在五个节点处成片种植南宋时期较为常见的树种,分别以樟、梅、松柏、竹、柳为主题。
“段”即街道:建筑主要以营造新宋式风格和点缀宋式元素的现代建筑为主,强调经营性建筑的实用性,能与现代生活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在景观的营造上主要以园林院落为组织建筑空间的主要线索,沿街道设置景观性水池,多以种植水生植被和放置太湖石。院落中多种植有“四季变化”的植被,以营造宋式文人园林兴起的特征。
在这个专项建筑导则中,把建筑类型分为纯宋式、简宋式、新宋式和点缀宋式以及遗址保护罩。这个方案对种种建筑的建造结构和具体比例都进行详细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这里着重讲一下新宋式。因为根据设计,58%的区域都将是这样的风格。它的特点是符合城市历史街区风貌和现代都市生活态的要求,以现代的建筑材料,满足现代功能要求又具有浓郁宋式意境的新建筑。它继承宋式建筑空间的轻灵开放,装饰风格柔美精致,具体构造做法简洁明晰,屋顶面层及屋脊勾边色彩基本保持深灰色的瓦作颜色,庭院内部建筑考虑与廊道空间的结合,强化宋代建筑立面双层表皮和半室外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双面街上的望仙阁将以纯宋式风格建筑亮相。
主打南宋牌,纯宋式建筑值得好好做陈同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我是杭州人,对杭州的感情很浓。在西湖的东南侧进行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这样一种城市区块功能划分,让文化景观和现代都市形象自然有机衔接,这很好。对于这一区块的宋风建筑,我觉得纯宋式的建筑很值得好好做。宋代的建筑对于山水美学的诠释很充分很美。我希望未来在这一区块能看到南宋刘松年描绘的市井图的场景或建筑风格。
宋式建筑怎么建?主要的依据来源是宋式建筑画。《清明上河图》的虹桥画得很具体,我觉得可以用于这一区域的宋式景观节点建筑的营造。提醒一下,在未来的宋式建筑中,要注意和日式建筑的风格区分。建筑的层高要控制好,尤其是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范围内。还有在纯宋式的建筑中,不仅要用传统的木料,还要用传统工艺,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效果。
不仅是文物的全方位保护而且改善民生,很有意义陈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杭州城市特色空间设计导则研究》,还是中观层面的《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建筑设计导则》,还是微观层面的《中山南路双面街宋式建筑设计导则》,整体上进行导则研究很到位。
它从一个单纯的本体保护涵盖到遗址背景、环境的全方位保护,从文物的单一保护到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改善民生的综合保护,这是很有意义的。
在设计打造上,导则提到的关于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我很同意。因为历史有沉淀性、连续性。在这一区域也许有不少其他年代的建筑,比如元明清和近代等。对于杭州这样一座国际化的都市,怎样体现多种历史资源的特色也很重要。
遗址公园有原住民,这是个好主意常青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
我到过全国很多城市,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杭州这样:我从大量新的住宅中读出了精致、典雅和对美的追求。这种普遍的建筑气质在全国是出类独萃的。即使在上海,由于强调海纳百川,建筑风格反而很杂。
我对于杭州目前大遗址综保工程建筑设计导则中表达的要让大遗址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很认同。遗址公园和主题公园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遗址公园以后是有原住民的,那就是保留了活的历史,是在保证遗址完整性基础上进行的城市有机更新。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符合申遗理念的。同时这提高了原住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双赢的。
怎样在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区域的建筑风格上营造宋式风格?希望到民间再去寻找一些懂宋式匠造法的人。他们是活着的源头。杭州是古韵的承载者,设计师的选择很重要。
“建筑风格兼收并蓄”,赞一个!张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这几个导则课题设置得很好,思考很深,内容丰富,技术参数翔实,有很强的针对性。现代化进程和历史文脉的结合,是我们这个民族面临的问题。
其实一个区块有历朝历代很多人类文化的痕迹,建筑也一样。在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这个区块,可能也有隋唐元明清和近代的一些建筑。所以当我听到导则中表达到“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将区域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和建筑符号充分利用起来。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共生,多元融合”这样的意思,表示赞同。因为历史在一个区块是有叠加的。要打造建筑历史的博物馆就要有这种兼收并蓄的胸怀。
在建筑风格的打造过程中,我建议纯宋式建筑要用木料来做,可能会很贵,可以少而精,这样才有效果。
这样的建筑设计导则对很多城市有启示吕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全国范围中,都市的快速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历史文脉的迅速衰减,以至不少城市有千城一面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进行这样不同层面和区域的建筑设计导则研究,这样的项目是很前瞻的,对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启示。这三个导则框架到位合理。
具体到杭州,到这个大遗址区域,我觉得我们不仅可以做商业街,还可以在园林建筑上做出精品,体现宋式建筑风格,挖掘恢复特色空间。还有,杭州是富有创意能力的,宋风建筑有没有可能和创意产业相结合?
如果要申遗,希望关键建筑用纯宋式且要用好木料杜晓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日本几年前有一个奈良的遗址综保工程,和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很像,那个项目很成功。平城宫遗址——奈良的特别遗址,是近年日本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平城宫遗址占地120公顷。在都城外迁以后,遗址大部分沦为稻田,地面上没有任何遗存。1954年开始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调查,近50年的考古调查,地下三分之一内容已勘探明确。平城宫遗址上建有介绍平城宫历史和文物遗迹的博物馆,还有对考古发掘的遗址按照原样进行陈列的遗构展示馆。1998年,日本投资近40亿日元,对京城的正门朱雀门进行恢复重建。那个木材都是根据年轮测算专门到国外重金买的。
我想说的是,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如果要申遗,那么在申遗的区域内,请用纯宋式建筑,多用纯木质来还原。
经典宋式匠造法应向民间生活渗透吴家骅深圳大学建筑系教授
要进行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对隐性的文化研究很重要。建筑是文化符号。我希望能看到经典的宋式匠造法对民间杭州市民生活的一种渗透。从目前的导则看,也基本上传递这样的思想。我也对导则中提到的“兼收并蓄,统一中展现个性”的理念,感觉很不错。艺术面貌在表面的乱中会反映出其手法的多样性和某一地区叠加的繁华文化。
不仅要有原住民,还要保持原生态张宏伟上海泛太建筑事务所总裁兼总建筑师
灵隐的法云弄古村整治是很漂亮的一笔。白墙灰瓦的民居前流水潺潺,推开木门,里面便是个小小的庭院。院子里种着橘树和石榴,墙角边则是栀子花和鸡冠花。整治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泥墙、木构件和名树古木,又用黄泥、秸秆、碎瓦夯筑起一道道土墙,有的还在土墙上盖上了一层层棕片。这个项目我印象太深了。有原住民的生活气息在,那样的保护是很生动的,很吸引人。我曾在泸沽湖做过一个建筑项目,可惜当时的业主方就没有这样的理念,他一定要敲掉自然的东西,造成很现代的建筑,结果不伦不类。所以我很赞同杭州现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工程这样的导则理念:有原住民生活的遗址公园是活的风景。我们要进行美容而不是整容。
简宋式建筑要简洁而不简陋方志达浙江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这是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导则对这个区域的建筑将产生深刻影响。
南宋时的建筑很有讲究。官式建筑和民式建筑不同。官式建筑装饰丰富群体严整,屋顶以歇山顶为主,而南宋民居风格常呈工字型,装饰相对简单,大量采用悬山式。这项导则对于各个区块各类建筑(如景观、小区住宅、中高层建筑等)的风格都进行了规划,这很好。这体现了城市有机更新和遗址保护之间的结合。既要保护好遗址,又要提高原住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
还有就是关于简宋式的建筑,要注意用材,简洁而不简陋,仍要注重细节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