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
“海纳百川”
世博宁波馆演播厅内的海伦钢琴表演。东南商报记者 殷浩 摄
浙江在线07月06日讯 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举行,而宁波的民营企业已把目光转向“后世博经济”。随着前天世博宁波馆北仑周拉开帷幕,一批“宁波智造”产品进入世博园区展示展览,以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
对于世博会而言,有一个经济名词,叫做“后世博经济”。它是指世博会后一些隐性的对经济的长尾拉动作用。对企业来说,“后世博经济”体现为世博会结束后,持续不断地对其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的强大拉动力,从而从长远上推动企业发展。宁波民营企业把创新产品拿到世博会展示,自然也希望能够借此分享“后世博经济”。
“我们也希望像世博会上的中国民营企业馆一样,让世界看到我们的产品,体验我们的创新成果,以此来分享世博会带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享商机。”永发集团把最新研发的高科技保险箱搬到了世博园区,该公司国内营销总经理熊本奎这样表示。
5个创新产品进入世博宁波馆展示
继欧琳、音王、龙门钢构等宁波一批实力型民营企业在世博会筹备期间分享到世博商机之后,宁波市部分民营企业开始了新一轮抢抓世博机遇的行动。利用世博会的平台展示企业最新的创新创造成果,成为本轮我市企业抢抓世博机遇的“第一招”。
前天,宁波市5个创新产品进入了世博园区集中展示。这5个创新产品分别是吉利的发动机和新款车型帝豪的车模、永发智能保险箱、海伦高品质钢琴、奥森音乐按摩椅、德业变频交直流控制器。
记者在世博宁波馆奥森音乐按摩椅展示现场看到,不少游客正在体验这款按摩椅。“走了大半天,正好在按摩椅上放松一下,真是舒适,特别是腿部的按摩真的很到位。”温州游客乐庆明在享受之余对奥森按摩椅赞不绝口。
“我们这个按摩椅,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和现代科技。自从这两个按摩椅搬进来后就一直没歇过,游客都争着体验。”宁波奥森健身器材公司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在世博宁波馆一楼的演播厅里,海伦钢琴奏响了美妙的乐曲,熟悉的曲子让游客也不由自主地哼唱了起来。海伦钢琴公司董事会秘书石定靖表示,前来世博会展示的这架海伦钢琴是海伦公司最新的研发成果,它集合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作工艺和最好的原材料,并按照国际最严格的标准制作,其品质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永发智能保险箱也亮相世博园区,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保险箱报警功能与手机短信的联动。“这款智能保险箱在产生震动时,会将此过程监控下来,并将画面捕捉以彩信+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第一时间内通知顾客保险箱的安全状态。”永发集团技术总监曹忠伟介绍说。
“你可别小看这些产品,它们都是我们企业精心研发的创新成果,有些产品如海伦钢琴、永发保险箱等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负责筹备这次宁波5个创新产品进入世博宁波馆展示的负责人黄海伟表示。
记者昨天在世博宁波馆了解到,宁波市经委将于8月份在世博宁波馆举行一次“服装日”活动,而象山、慈溪也将在世博宁波馆安排类似活动,让相关企业借助世博推介自己。
世博会后续影响将保持10至15年
研究发现,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后世博”的巨大效应让人印象深刻。1939年旧金山世博会让人类坚定了科技带动增长的发展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其后10年发展迅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而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成为法国的地标性建筑,至今让法国受益无穷。
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影响将会保持10至15年,并对长三角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导向作用,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宁波民营企业在世博会进行到2个月之际,纷纷将产品带到世博园区亮相,其目的自然也瞄准了“后世博经济”。
“就是‘秀’一把,给人留个深刻印象,这肯定有利于海伦钢琴在全球的推广。世博会的游客这么多,这个广告效应很巨大。”海伦钢琴董事会秘书石定靖表示,“我们海伦把最新的产品带到世博会来展示,就是要让游客能够体验这些新产品,把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品牌形象推介给全世界的游客,提高海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据悉,目前海伦钢琴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加大了在国内组建营销渠道的力度,而借助世博会庞大的客流提升知名度,无疑将有助于其拓展国内外市场。
永发国内营销总经理熊本奎也把目光瞄准了“后世博经济”。他表示,“从时间段上来讲,世博会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现在要开始考虑如何在世博会结束之后,还能借助世博会来分享商机。而让更多世博游客认知永发、了解永发是第一步。这次能够到世博园区来展示,机会很不错。”据悉,除了在世博会上展示科技新品之外,永发还将通过组织营销活动、经销商大会等“组合拳”,抢抓“后世博商机”。
无独有偶。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国民营企业馆打出了口号——“让世界看到你”。这与我市企业将最新科技产品带入世博园区展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民营企业馆馆长孙军告诉记者,“让世界看到你”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民企馆”的展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对馆内展示的企业有所了解;二是以世博会为平台,中国的民营企业与世界有更多的交流。
“我们更看重‘后世博’效应。世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世界各地的朋友通过‘民企馆’看到中国民企的光荣和梦想,这对于我们走向世界大有好处。”孙军说,“上海是目的地,但不是终点站,世博会的溢出效应肯定会持续到‘后世博’时代,让我们从中受益。”
(东南商报 记者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