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纸,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1989年,衢州机制纸制造业和纸制品加工业产品就有20多种:铁笔蜡纸、卫生纸、复写纸、陶瓷印花原纸、光电誊印纸、特白打字纸、书写纸、牛皮纸、宣纸、纸制包装箱、纸袋……让人数不胜数。
如今,在衢江经济开发区,这薄薄一“纸”已经撑起了园区产业大格局——7月7日,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这里的造纸及纸制品22家企业,实现产值8.7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28.6%,同比增长63.1%;实现销售收入8.42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28.7%,同比增长58%,在分行业排列中均独占鳌头。
从土法造纸到高档原纸
民国《衢县志》载:“今衢地所造之纸系竹料为多,每年不下30万金,为出口第一大宗。”1938年,衢州地区产纸2.25万吨,产值182.5万元,其中衢县产1.07万吨,产值120万元,分别占全地区的48%和65%。“竹料”造纸就是用石灰、烧碱腌毛竹制浆,属土法造纸,腌塘在洗浆、清池和企业在打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大、色度深、浓度高,污染严重,每生产一吨土纸排放量达600多吨,往往出现一家小造纸厂污染一条小山溪的情景。
从2003年10月开始,我市历时2年关停所有竹料腌塘和土法造纸企业,共平毁竹料腌塘1.24万只,关闭土法造纸企业41家、农户半机械家庭造纸土作坊200多个。其中衢江区占了很大比重,2005年,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在现场检查后,不无动情地说,为了一江清水,衢江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衢江经济开发区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仍然风景这边独好——18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32亿元,占开发区总产值25.1%,同比增长8.8%;实现销售收入12.45亿元,占开发区总销售额26.4%,产销率达101%。曾是园区主导产业的化工行业排位第八位,产值仅占园区总产值的0.5%。
“最重要的是园区造纸企业产品高档、品种多。”衢江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90年代,园区主产水松原纸,如今产量最大的是装饰原纸,另有高档酒标纸、圣经纸、字典纸等。
从仅有一个百万元项目到动辄上亿
1991年开发区创建之初,园区仅有一家年产值277万元的工业企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如今,入园造纸及纸制品企业时常有“大手笔”。开发区经贸部介绍:今年正在实施的“夏王”三期项目年产4.5万吨高档纸,投资2亿元,到6月已累计投入8000万元;“仙鹤”第十条生产线、投资2亿元的新开发项目年产3万吨,主产品为酒标纸,累计投入7400万元。“夏王”、“仙鹤”位居园区工业投入榜前两位,排第四位的仍然是造纸及纸制品企业——浙江晶鑫新技改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项目,主产育果袋纸。
龙头企业“仙鹤”1998年落户园区,4年后,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1.2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再次“夺冠”,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117.4%。2005年入园的“夏王”,今年上半年以2.997亿元的产值跻身“榜眼”,同比增长191.9%。去年刚刚开工的“五洲特种纸”表现不俗,产值达到6642万元,同比增长100%。
从建平台到重服务
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衢江经济开发区有了品位效应,为下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1996年至2003年,经过区划调整,撤县建区,衢江结束了有县无城的格局,全面关停49家化工企业,生态型园区吸引了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纷纷落户。
“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用水量大,水质要求高,采用商品干木浆为原料,没有化学蒸煮制浆过程,废水回收利用率高。所以,做好了平台建设和服务两篇文章,衢江经济开发区的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园区投入资金9028万元,配套建设了南山四期的水、电、管网、道路等市政工程;加快了绿化、亮化等功能性配套,其中绿化面积16246平方米。同时抓好要素保障,收回重新出让8家企闲置土地厂房,面积239.99亩,促成企业间转让8家,土地面积172.84亩。
“去年我们通过企业帮办员等制度,解决了‘仙鹤’10名员工子女入学难,‘夏王’施工场地受限,‘驰星’排水不畅等61个问题,涉及54家企业。”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强化服务措施今年仍然围绕项目和企业两个重点开展,3月份以来,管委会领导利用双休日走访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坚持至今。(衢州日报记者王继红通讯员徐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