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25米深的地铁施工现场
有一段土层温度现在是零下20℃!
探秘冷冻法施工的地铁联络通道
制图 高薇
隧道壁上插着一根根白管子
地下30米处深邃的地铁隧道
正值盛夏,大太阳下,地面热得发烫,但你知不知道,就在我们脚下,地下25米深的地铁施工现场,有些地层的温度现在是零下20℃!
为什么这么冷?因为这里在使用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冷冻法。
地铁一号线的客运中心站(原名九堡东站)——下沙西站区间段2号联络通道,最近完成施工,这是杭州地铁工程中,第一座采用冷冻法施工的联络通道。
地铁有两条隧道,一来一回,两条隧道之间,用很多联络通道相互沟通,基本上每隔500米,就有一个联络通道。作用主要是用来逃生,万一这条地铁隧道发生事故,乘客就可以通过联络通道及时逃到另一条隧道中去。
客运中心站——下沙西站区间段,共有4条联络通道。除了4号联络通道用传统工艺施工,其他3条均采用冷冻法。
传统工艺从地面打桩,把水泥灌下去,和土层结合形成混凝土块,再凿洞开挖。这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如果联络通道埋深超过25米,压力就达不到。
而这次其他3条联络通道,埋深都超过了25米。
冷冻法,最早在煤矿业应用,这两年才开始用到地铁工程上。
其冷冻原理和电冰箱差不多,先用氟利昂降低盐水温度,冷盐水通过一根根打入土层的管道进入土层,不断循环,把土层中的热量带出来,土层慢慢降温,最后被冻得硬邦邦的,就跟一根冰棍一样,这时就可以凿洞开挖了。
按照测算,冻结时间一般需要45到50天,最后土层温度可降到零下28℃到零下30℃。
杭州地铁一号线,总共有30多个联络通道,将用冷冻法施工。
走进地铁隧道,感觉蛮震惊
上周,我去冷冻法施工现场,第一次“走”进了地铁隧道。
请注意,这里用了一个“走”字,地铁一号线通车后,大家都会进地铁隧道,但那是坐在列车上进去,像这样“走”进去,机会不多,也是难得的一次体验。
客运中心站——下沙西站区间段,是中铁一局做的,长3公里多,是地铁一号线最长的区间段,去年贯通。
在项目部副经理赵旭的带领下,我们从区间段的风井入口(见示意图)下去,要下到地下30米,才能到施工现场。
下去前,赵经理先拿了一件厚衣服,提醒我穿上,说下面比较冷。果然,沿着工人们架好的楼梯盘旋而下,温度越来越低。地面工人们都穿着短袖,挥汗如雨,地下隧道里的工人们,都穿着长袖长裤工作服。
用什么词来形容眼前的地铁隧道呢,宏伟、深邃、阴冷……好像都还不够恰当,反正当我终于从一层又一层的楼梯下来,站到地铁隧道里时,感觉是蛮震惊的。
眼前的地铁隧道,圆圆的,像一根放大的水泥管,通向黑黢黢的远方。
有工人推着小车走过,赵经理拿起车上的一块泥块让我摸摸,硬硬的,冷冷的,像一块冰块,他说,这就是经冷冻后挖出来的土块。
隧道壁上,插着一根根白管子
区间段的2号、4号联络通道都已完成了,1号联络通道已在开挖,只剩3号联络通道,尚在冷冻。我们要去的,就是3号联络通道,离风井500米左右。也就是说,我在水泥管里来回走了1公里多。
水泥管是圆的,又泥泞,走起来比较困难,工人们却如履平地,一拨又一拨快步从身边经过。
这里顺便说一下盾构机,地铁隧道是用盾构机挖掘的,盾构机用刀片把土层一层层挖下来,输送出去,再用水泥管片把挖出来的洞撑牢,形成隧道。
隧道宽5.5米,今后杭州地铁用的是B型车,宽2.8米,也就是说,今后地铁在隧道里开,离隧道壁还有1米多距离。
约15分钟后,终于到达3号联络通道现场。只见隧道墙壁上,插着一根根白色管子,冷盐水就通过这些管子进入土层深处,和泥土进行热交换,再流出来。
我们去时,这里已冷冻了快1个月,土层温度已降到-20℃左右。管子周围都已结了冰,成了白色,有的地方还挂着冰条。
赵经理说,再过十来天,3号联络通道就可以挖掘。计划8月所有工程完工,他们就要撤离这个已呆了两年多的项目部。
(都市快报 记者 陈奕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