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4日讯7月13日下午,浙江(舟山)—中国科学院海洋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举行了海洋农业、海洋生物与资环,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及新能源两个推介专场。中科院各科研院所的高智“大厨”们各显神通,“菜单”里的菜式琳琅满目,都是最新、最近可转化转移的科技成果,这似乎让与会企业家代表从中闻出财富的“味道”。
院地对接“菜单”A
这道“菜”一般人想不到
贻贝的“脚”
在海洋农业、海洋生物与资环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让人们知道,厚壳贻贝又多了一种“吃法”:它的“脚”。
作为嵊泗主打海产养殖品种,厚壳贻贝之前就有“一贝多吃”的说法,比如壳能改作土壤改良剂。科学家研究发现,紫贻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等海洋贝类,能在近海耐受波浪冲击,依然固定于岩石上,是因为其足丝腺能分泌足丝,足丝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贻贝粘蛋白”的蛋白胶。贻贝粘蛋白提取后,可作为医用粘合剂,用于眼科手术、皮肤组织粘合、骨骼粘合等;也可作为外伤喷涂剂,替代创可贴,具有透明、透气、防水、有弹性的特点。
推介会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顾铭博士,以白内障手术为例分析贻贝粘蛋白的市场价值和前景:目前全世界每年实施1100万例内障手术,每年需11公斤贻贝粘蛋白,按国外试剂产品价格计算,市值66亿元人民币(国际上,仅有作为试剂的贻贝粘蛋白销售,为BD Biosciences公司研制的组织培养用的粘合剂产品“Cell-Tak”,其售价高达每毫克775人民币)。国内每年白内障手术病例大约70万例,若使用贻贝粘蛋白,销售额约为4.2亿元人民币。且白内障手术在整个眼科手术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5%,贻贝粘蛋白的实际市场需求更高。
此外,在国内,医用粘合剂替代传统缝合已成趋势。与生物医用粘合剂构成竞争的化学粘合剂,受到较强刺激和催泪性等缺点的局限。
顾铭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医用生物粘合剂贻贝粘蛋白项目”已经有了实验室产品,其使用的厚壳贻贝原材料正是来自舟山嵊泗。并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动物试验已开始,委托检测正在进行,产品标准初步建立。据介绍,其样品纯度接近国外试剂产品,价格却远低于后者。
专家表示,如果一切顺利,贻贝粘蛋白从实验室产品到投入市场预计还要两到三年,但其对舟山的意义已能估计。我国年产50万吨贻贝,占世界年产1/4,而这一项目产品预计第一年生产规模将达10万人份产品,需要贻贝原料375吨,而且实验室原料使用了舟山的厚壳贻贝,其养殖附加值上升几能呼之欲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贻贝足丝的采集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这对一直以来受渔场缩小、渔业双转困惑的舟山来说,不失为渔民将来转业的一条出路。
院地对接“菜单”B
有些科研院所推介的
更像“套餐”
在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及新能源推介专场上,科学家们提到了更多的“一鱼多吃”,例如:鱼皮加工成水解蛋白产品,可以用作化妆品和保健品原料;鱼骨、鱼鳞的胶原可以用来补钙……
而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吴能友副所长推介的“菜式”,几乎环环相扣,颇有为舟山量身定制“套餐”的架式。
他带来的科技成果多达8项。其中“波浪能独立发电与制淡系统”的主要特色为:无需电网或其它动力装置辅助,便可将波浪能转换成稳定的电力,并可用多余的能量进行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孤立用户的需要。
紧接着,他推介了“波浪能技术与网箱养殖技术形成的新海洋养殖技术”科技成果。以舟山某处港湾的一幅卫星地图作出直观示意:湾内波浪较大,现在的网箱技术无法在此安装网箱进行养殖,但如果在港口布置由波浪能发电装置形成的消波带,港口内的浪可以减弱到用作网箱养殖,同时波浪能发电还可以为网箱提供电力。
“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是一种冷冻法海水淡化技术,其能耗低、无毒、价廉易得、无爆炸危险,可充分利用LNG(液化天然气)冷能或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等,每吨淡水成本在3元左右。这与另一项科技成果“LNG冷能利用技术”相呼应,对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较多的宁波-舟山港来说,特点是因地制宜,可以减少冷能排海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下午的科研院所推介之后马上进行了现场对接交流。有企业家立即找上了解说“贻贝粘蛋白”的顾铭博士。记者还联系吴能友副所长得知,岱山县科技局一位负责人对波浪发电、网箱养殖综合技术大感兴趣,因为类似地理条件的港湾在岱山有好几处。
如果将海洋经济科技研究比作一场学术的“盛宴”,浙江(舟山)—中国科学院海洋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就好比给出了一双“筷子”。
记者 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