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利用附近餐馆办起自家食堂
以前一家垄断矛盾重重如今五家竞争欣欣向荣
今年5月初的时候,小潘几乎天天想的都是一件事:公司食堂必须要彻底改变一下了,但到底怎么改呢?小潘是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办公室主任助理,今年2月初刚调到单位上班。前些天,行领导为了食堂的事再次批示,决定让他组个“课题小组”专门研究,再想想其他办法。这家银行的食堂究竟遇到了什么难题?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昨天中午,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女员工在张功馆餐厅吃午间工作餐,点了份8人C套餐,8菜1汤:霉干菜烧肉、酸菜鱼、干锅花菜、酱爆茄子、雪菜老豆腐、萝卜子排煲、张家干丝、蒜泥生菜、咸肉冬瓜汤。送切片西瓜,米饭随便吃。全部花费120元,人均15元,刚好是单位的午餐补助标准。(因一人有事先走,所以画面里是7人)
“2008年2月2日,宁波银行杭州分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继上海分行开业以来宁波银行开设的第二家异地分行,由此,宁波银行也成为首批进入杭州市场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分行位于西湖区保俶路146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
——摘自宁波银行官网首页
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西湖边的保俶路,不仅“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商业氛围浓厚,餐饮十分发达,从高档酒店茶楼到特色小吃手工面,应有尽有,请朋友客户吃饭很不错,但自己公司员工的午餐问题却很难解决。
银行办公租的是商业用房,不能点火起灶自办食堂。刚来杭州创业时,几十个人,又忙,午饭叫些盒饭就解决了。后来事业发展了,将近200人了,再叫外卖,一来员工吃不好,二来太影响办公环境——毕竟是银行啊,上档次的单位,总不能让顾客闻到满屋饭味看到满桌饭盒吧?
看来只能眼光向外另想办法。
察看一圈后发现:保俶路上虽然那么多家餐饮酒店,但没一家专门做快餐的。
征求员工意见后,先找到了一家酒楼(以下简称A馆)。主要考虑一来他家地方够大,二是公认味道还好,三是离单位很近——这点蛮重要,因为银行午休时间很短。
主动上门找到老板自我介绍讲明情况,态度诚恳请求帮忙。人家想了想也爽快答应了——中午一般是餐馆的“淡季”,如果能增加一笔固定收入也很不错啊。
于是很快谈定:A馆每天中午给银行员工提供大约100多份快餐(具体数量临时再定,因为有些在外面跑业务的不确定能不能赶回来吃),两荤两素加一汤,按人均15块钱标准(单位给每个员工的午餐补贴),饭后上点水果。
于是每天中午,A馆大厅就成了银行的员工食堂。
刚开始大家都说吃得可口,而且领导员工围坐一桌,嘻嘻哈哈,其乐融融——用写汇报材料的书面语言,那就叫“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但现实不是童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事情并没发生。
两三个月后,大家对午餐的意见越来越多,主要的反映是,菜少,太单调,老是那么几个菜炒来炒去,稍微去得晚点什么也吃不到……
又找到A馆老板,态度诚恳地谈了一下。
老板一面答应,好好好,改改改,一面也实话实说:给你们单位办食堂,钱赚得倒不多,累倒是真够累的。厨房大师傅工作量大大增加,开饭馆的谁都知道,大师傅是得罪不起的,服务员也忙死,顾不过来……
第一次恳谈之后好了一段时间,时间不长又恢复原样。于是又登门进行第二次恳谈(因为考虑当初就是求人家的,未来还要合作,关系不能搞得太僵)……
如此几个循环下来,员工们的怨声反而小了——因为大家也都弄明白再说也没什么用——吃午饭时间,有人干脆就不来,宁可舍去15元补贴自己花钱去外面吃碗手工面。已经做好的菜就白白浪费了。
办法也想过不少。
比如,把固定就餐模式改成给员工发餐券,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吃或不吃,餐馆凭回收餐券到公司拿钱,餐馆如果想多挣钱就要想办法做得好吃,吸引员工去花餐券。
又考虑,口头约束是不是效力不足?于是还规规矩矩签了份《餐饮服务质量承诺书》,做银行的人写书面协议毕竟专业严谨,条文也定得很细:
“大米要选用东北产的一级粳米”
“水果为时令鲜果,单份重不低于300克”;
“适量提供辣椒酱、腐乳等佐餐食品供甲方员工选用”;
“每周一向甲方提供一周菜谱,经甲方确认后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
“确保饭菜保温,用餐环境明亮整洁,米饭餐具补充及桌面清理及时”;
“指定专人监督服务质量,接受甲方员工监督、投诉,联系电话××××××××”;
……
事实证明,上面的措施也不能说一点作用不起,但根本问题还是“毫不动摇”,而且“屡教不改”。
一天,行领导走进食堂还没坐下,看到眼前的状况后,一言不发,扭头就走。
行政人员压力很大,紧急商量后决定,马上换一家。
于是,又经过一番考察论证,找到不远处的B馆。
B馆老板很有信心,也很有诚意。用句外交术语,“双方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讲明合作意向后,B馆老板“愉快地接受邀请”。
考虑到在A馆时员工意见最大的是菜式单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议后决定,在B馆把分餐制改成了和餐制:10个人围坐一张大圆桌,七八道菜一起上,爱吃什么夹什么,米饭和汤自己添。
这一次好多了,菜式丰富,服务也跟得上。员工普遍反映“比前一家强多了”。
但人的胃口就是这样善变,不肯从一而终。一个地方时间吃得长了,一种口味吃得多了,换谁都会审美疲劳,产生厌倦。
于是时间一长,各种意见又渐渐多起来。(可见办好食堂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
“今年4月底的时候,领导把我们几个办公室的人叫去,批评了一顿……”潘强说,领导当时说的一句话让他印象很深——“如果连中饭都不能安排好,我们怎么对得起每天这么辛苦工作的员工?”
“大家都知道领导批评得很对,我们也难过,也着急,但是一筹莫展。怎么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