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大蒜绿豆辣椒玉米大葱蚕茧
轮番被热钱扫过 农产品“炒风”特别盛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今年春茧卖价高,明年还不知怎样。CFP供图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不知道今年早秋和晚秋的蚕茧该怎么办,价格太高了。”湖州市南浔区下昂乡射中村村支书董魁富回忆着去年以来蚕茧的价格走势,不由担心起下半年的行情。这个湖州著名的养蚕之乡,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体验了蚕茧价格一路飚升带来的喜与忧。

  蚕茧价格上涨,价格甚至高过了缫丝厂产出的生丝价格,这是祖祖辈辈养蚕的董魁富前所未见的,“缫丝厂已经有点承受不了。”

  丝绸之乡是这样,中国的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和绿豆之乡吉林洮南,上演的“蒜你狠”和“豆你玩”故事更有戏剧性。2010年上半年,小麦、玉米、棉花以及部分蔬菜价格都在持续上升,这些农产品成了经济学主角——气候、供求、货币推力、政策走向等,共同推动了商品价格急涨急跌的乱象迷局。

  A》》蚕茧生丝价格倒挂

  “春茧收购在6月上旬基本结束了,30元多元一公斤的收购价格,让很多蚕农都觉得涨得太高了。”董魁富告诉记者,2009年下半年开始,生丝价格逐步升温,搅动了整条产业链,蚕茧从最低几百元一担(50公斤)涨到了6月上旬的1750元一担。

  生丝的价格,从去年6月份的19万元/吨,涨到11月份的24万元/吨,今年3、4月更是达到了28万元一吨。比生丝涨势更疯狂的是生产生丝的原材料干茧,价格最高被爆炒到30万元/吨,而去年同期干茧的价格是16万元/吨。

  “30万元的蚕茧,产出28万元的生丝,这就是部分缫丝企业的经营现状。”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表示,鲜茧的上市并没有扭转蚕茧和生丝价格倒挂的行情。

  在湖州当地,因为蚕茧货源紧张、价格飞涨,湖州大东吴丝绸有限公司减少了生产班次,还有不少丝绸生产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已有多家丝绸企业停产。“面粉贵过面包,缫丝企业多生产一天,就要多亏一天,蚕农和丝绸企业也将苦不堪言。”凌兰芳说。

  这种局面,是蚕农最不愿见到的。“我们预计今年蚕茧价格在1300元一担左右,现在的价格,农户是多赚了点钱,但已经超出了缫丝厂和生产企业的承受范围了,这是个恶性循环。”作为村支书,董魁富看得更长远,一旦丝绸企业无法承受倒挂,没人愿意收购蚕茧的话,对村里所有蚕农会是一次严重打击。

  B》》卖绿豆的没赚到钱

  浙江的蚕茧只是一个例子,众多农产品在上半年演绎了各式“疯狂”:大蒜、绿豆、辣椒等都成了“明星”。

  昨天的屏风街农贸市场门口,拎着各种蔬菜的马大嫂们口中念叨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贵。青菜2.5元~3元/斤,瓢儿菜3.5元/斤,娃娃菜3.5元/斤……卖菜的杨师傅都在感叹,“总体都在涨,2元以下的菜都很少了,起码比年初涨了三、四成。”

  与蔬菜相比,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大蒜、辣椒、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行情。先是被视为大路货的大蒜,从每斤不足1元的价格一路上涨到每斤近10元;跟着是辣椒,涨幅超过200%;然后是被“神化”的绿豆,伴随着“养生大师张悟本”的神话,从去年的每公斤6元左右上涨到每公斤20多元。同时,玉米、蚕茧、棉花等价格的涨幅也远超想象。

  “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棉花猛”等成为网络流行词,农产品的上涨也带来了连锁反应,消费者、零售商等被集体“绑架”。

  在城北杭州粮油批发交易市场杂粮区内,经营杂粮的颜女士面露难色:上半年见识到了10多年来都没见过的绿豆行情,然而价格正在上涨时却拿不到货;6月份价格快速下跌时,高位进的十几吨货只能以每斤亏本2元出手。本该是一年中绿豆旺销的月份,进出货量却很低,连库存都只敢备个五吨十吨。

  “今年的价格从来没出现过,大蒜也从没这么难卖。”在屏风街农贸市场贩蒜的张师傅手头,中等个头的大蒜还要卖上7.5元/斤,鲜有问津。他告诉记者,疯狂的价格着实让人看不太懂,作为零售商同样日子难熬。

  C》》两个月搏回一倍收益

  价格疯狂背后的原因很相似,大蒜、绿豆、蚕茧的背后,都闪烁着游资的身影。

  常年在吉林洮南市做绿豆生意的浙江批发商王先生说,去年东北地区绿豆减产导致全国货源趋紧,不少批发商都灵敏地嗅到了商机,纷纷在原产地大量收购、囤积,这使得绿豆的价格在短期内涨得飞快。“不少游资可能来自其他行业,一些炒家从3月到5月两个月时间就搏回超过一倍的收益。”

  “蚕茧收购价高了,周边一些村镇的茧贩子又现身了。”董魁富说,前几年行情不好,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少,不少桑地被毁,蚕茧产量下降;就算这样,蚕茧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出了农户预期。

  “全国蚕茧产量只有70万吨左右,生丝产量只有9万吨左右,即便按目前28万元/吨的高价计算,生丝市场只有200多亿容量——太容易被炒作了。”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表示,看到价格高企,不少久未露面的茧贩子一拥而上,竞相抬价;等蚕茧难卖的时候,他们又销声匿迹。

  回顾此番农产品的疯狂涨价,在产业链条上,农户几乎没有赚头;原产地的供货商也只赚了小头;投机炒家赚走了大部分的利润。

  “受国家调控政策打击而抽身的资金涌向包括大蒜、绿豆甚至玉米在内的农产品,这部分游资放大了不利天气带来的影响,使得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反常的上涨。”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从“蒜你狠”到“豆你玩”,游资在上半年成为推动一些农产品“天价”的原罪。

  D》》 “囤积居奇”可能受罚

  农产品的疯狂除了不断搅动市场上消费者脆弱的心理,它所带来的通胀隐忧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困扰宏观经济的难题。面对上半年农产品的疯狂,政府也伸出了调控的“拳头”。

  5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声明:将抑制个别品种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严厉打击借干旱、低温、暴雨等异常天气因素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

  7月1日,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三部委通报了几起农产品价格操纵事件,违规经销商被相关价格主管部门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处罚。

  但是,这些看似严厉的政策仅在实施之初使得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一度平稳,但“平稳”相当短暂。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18日以来,大蒜价格又现涨势。截至7月4日,全国大蒜价格累计涨幅又已超过7%,这消息似乎出现得太快了。

  政策调控正在遭遇难题。通过农产品涨价让农民合理增收是既定方向,但由于热钱游资的投机炒作,上涨的利益空间却极少由农民享受,农民增收与农产品涨价脱节严重。

  各部委的政策,只是找出几只替罪羊,打几个无关痛痒的投机分子出出气很容易。但真的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同时抑制游资的疯狂吗?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