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人物故事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人生自有真境界——杜洪英的档案人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杜洪英

  浙江在线07月19日讯杜洪英生于1957年9月,祖籍山东。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两岁时,她随着因公致残的父亲迁回山东。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一直与档案打交道,至今已31年。

  杜洪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获得了诸多荣誉。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市优秀党员、县“十佳公仆”、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2009年10月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今年4月,杜洪英作为全国组织系统的两名代表之一,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赴京参加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央、浙江省委领导的亲切接见。日前,她作为优秀基层代表,赴中南海参加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杜洪英现在已成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翻一翻报纸,人们可以读到刊登有杜洪英先进事迹的长篇报道;看一看电视,人们可以看到中央主要领导亲切接见她的画面……放眼省内外,眼下要找到一个像她这样有名的档案员,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公公和父亲曾担任组织部门主要领导,自己却31年如一日,甘愿一辈子当一名档案员,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吗?一生勤勤勉勉,各种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手提袋,面对提拔或调动机会,自己却数次推托,这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平日里为人随和,乐于助人,关键时刻却决不通融,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尽管名声在外,尽管事迹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但杜洪英,这位整日埋首于组织部档案室里的工作人员,身上似乎还有许多难解之谜。

  守旧与创新:一位爱岗敬业的档案员

  在不少人眼里,杜洪英是个守旧的人。

  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坐一坐,你就会发现,吱吱响的空调用了五六年了,发灰的旧地毯用了十多年了,褪色了的办公桌已用20多年了。当然,最旧的,还数那台西湖牌缝纫机,算起来“工龄”快30年了……甚至坏了的打印机和吸尘器,杜洪英都要找个地方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令人印象更深刻的,还在于杜洪英坚守了30多年的一些旧规矩:担心外来人员鞋底带来湿气,进档案室前必须换上拖鞋;避免有人喝水时不小心弄湿档案,外来人员必须查完档案后才能喝水;生怕档案受潮发霉,档案室里的温度和湿度,永远处于恒温恒干状态……高兴也好,生气也罢,反正为了保护档案,杜洪英不允许有人破例。

  杜洪英的守旧,还表现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

  刚到玉环参加工作,杜洪英发现部里的档案就散放在几十只旧的木箱子里,有的见头不见尾,有的见尾不见头,翻一翻,没有几份是完整的。看到这一大堆残缺不全的档案资料,杜洪英暗自叹了口气,下决心把它们全部补全。

  但补齐档案材料,谈何容易!没办法,杜洪英一个乡接一个乡跑,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找。

  “补齐这6000多份材料,实在是不容易。”杜洪英说,对玉环人来说,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但对自己这个北方人来说,到鸡山、海山等海岛去,坐一趟船就是遭一趟罪。“一坐上船,我就开始吐,最后连黄胆水都吐不出来了。同事们见状,纷纷劝我别再出门,材料由乡镇干部带上来好了。”

  但杜洪英坚决不肯,这倒不是她不相信别人,只是考虑到一些材料甄别,只有自己亲眼所见后才更加放心。杜洪英说,在档案材料鉴定方面,她认为还是保守一些更为妥当。就这样,花了3年多时间,杜洪英硬是把涉及玉环全县6000多名干部的档案,全部给补齐了。

  很难相信,就是这么一个守旧的人,身上还有无数创新潜能,硬是把枯燥乏味的档案工作,搞得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在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有一扇铁门,随着岁月流逝,门框与铁门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看到这一情况,杜洪英灵机一动,请人在边上钉上了一圈橡胶密封条,结果门框与铁门又能严丝合缝地关上了。

  类似的巧思还有不少。考虑到台风特别爱光顾海岛玉环,担心雨水泼进来,杜洪英给档案室装上双层玻璃窗,还把档案室的墙筑得厚几厘米。“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雷雨台风天了。”

  杜洪英各种创新举措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搞的几套档案快速查找法。

  查档案费时是档案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通过不断摸索,杜洪英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办法。凭借这些方法,查档案的人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由于简便易行,这些方法已得到了浙江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要退休了。可眼下她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去年,省里要求用5年时间,用全国统一标准对各地所有档案重新整理一遍。杜洪英说,希望自己今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档案管理上,该守旧的守旧,该创新的创新,争取赶在退休之前,加班加点把档案重新梳理一遍,站好最后一班岗。

  热情与固执:一名刚正不阿的老组工

  不论做人做事,杜洪英的热情是出了名的。

  “我评上了中级职称后,材料没有加到档案里,自己都忘了这事。可杜大姐知道后,主动给我打电话,催我补齐材料。我的工资,因此加了一级。”在县委大院里工作的小张,提起这事,至今一脸感激。

  对待工作,杜洪英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整理档案过程中,她发现哪份档案中材料不足,会马上通知对方补齐;档案中情况变动,会通知更新;基层上报的表格,一有差错马上纠正……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她管理的档案,装订规范,材料齐全,次次抽查,次次达到国家级标准。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企业,一夜之间由国企变为了民企。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

  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多份热情,多操份心,别人就少点麻烦,少点遗憾。”杜洪英说,档案无小事,热心顶要紧。

  但就是这位大伙口中热情似火的杜大姐,也有固执不“圆通”的时候,放着顺水人情不做,偏偏爱较真得罪人。

  一次,玉环一位领导向组织部打来报告,要求办理离休手续。自传里,这位领导写道:1949年8月15日,他到单位报到上班。领导说明天是中秋节了,单位要放假了,你还是回家吃了月饼再来上班吧。

  杜洪英做事好较真,她向这位领导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领导参加工作填的是农历,再买来万年历一查,发现这位领导离1949年10月1日前的离休标准,仅仅迟了一天。

  当杜洪英把这一结果告诉这位领导时,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这时,不少熟人跑来做杜洪英的工作,希望她能够通融通融,照顾一下这位领导,但杜洪英最后还是拒绝了。

  “态度应该谦让,原则不能退让。”杜洪英说,有些东西,该坚守的还是要坚守。

  规矩如石,原则似铁。别小看了杜洪英是个小小的档案员,有时候她的权力还真不小。考虑利益关系,现在的档案中出现了“出生年月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学位越填越高”等怪现象。每当发现这些情况,杜洪英在与对方沟通后,就会坚持改过来。为此,她得罪过不少人。一次,一名干部想改动档案记录被拒绝后十分生气:“看她还能管到退休吗?”杜洪英听后心里笑笑:我偏偏要管到退休。

  誉不喜,辱不怒。杜洪英说,自踏进档案室第一天起,自己就凭良心做事,对事业负责,踏踏实实地送走了31个春秋。“对待工作和事业,我问心无愧。”

  奉献与索取:一个淡泊名利的老实人

  玉环县委组织部里,流传着杜洪英三拒调升的故事。

  一次,是杜洪英刚参加工作时,被借调到地委组织部帮忙整理档案。看到杜洪英态度热情,手脚勤快,部里的一位领导十分满意,希望她能够留下来。但杜洪英想到玉环这摊子档案没人管,谢绝了。

  还有一次,是玉环县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看到杜洪英长期在部里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表现出色,就想给她调到一个待遇好的部门去。谁知杜洪英却说,档案工作更适合自己,她又一次谢绝了。

  前些年,县档案局一位领导退居二线,组织部领导找她谈话,说准备推荐她到一个能够发挥她专长的领导岗位工作,她还是婉言谢绝了。

  在外人眼里,作为南下老干部的子女,杜洪英的父亲曾当过玉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公曾当过玉环县委组织部部长,在当地大小也算是“高干子弟”了,但杜洪英愣是冷板凳一坐31年,不仅没有向领导提任何要求,反倒将送上门的三次调升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这委实令人费解。

  “父亲是个南下干部,常常教育我们,跟烈士山上的先烈们相比,我们饭够吃,衣够穿,生活够幸福了。相比之下,什么权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次有人问杜洪英,她总是这样回答。

  有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杜洪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一年比一年更出色。

  一次,浙江省委组织部派人来玉环抽查档案,偶尔在一份档案的骑缝里发现了一枚订书针,玉环县委组织部当年的档案工作因此没有评上省里先进。面对这一结果,杜洪英非常难过。她花了1个多月时间,把档案室里的6000多份资料全部检查了一遍,直到没有发现一枚订书针为止。“我高兴的是,这些年,尽管职务没有进步,但档案工作质量却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不比职务比工作,我问心无愧。”

  感激与内疚:一位和蔼可敬的好大姐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与档案打了几乎一辈子交道的杜洪英,回忆走过的人生,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亏欠家人太多了。

  1997年3月,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希望她抽空回去照顾一下。当时,正值玉环全县机构改革,由于工作忙,杜洪英没有向部里请假。一个星期后,当再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后,杜洪英才匆忙赶回了家。她守在父亲的病榻前,忍不往潸然泪下:作为女儿,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

  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工作是个轻松活。但在杜洪英眼里,档案工作却是个干不完的细致活。为此,她经常晚上加班,总爱把手里的每一份档案整理得完美无瑕。在外人的眼里,家务活理所当然由“工作清闲”的杜洪英包了。只有她自己清楚:每当工作一忙,不少家务活就摊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头上。自己不平凡业绩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杜洪英一心扑在档案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家人,也很少有时间回山东老家看望亲人,但对部里的同志,她却胜似亲人。作为部里年龄最大的同志,每当逢年过节,她总是挨家挨户登门看望机关离退休老同志;每当部里同志喜结良缘,喜得子女,她总是像家人一样忙里忙外。

  在玉环县委组织部,有一位干部的妻子说起杜洪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怀孕时,每次产前检查,因为丈夫工作忙,经常出差,杜洪英就帮她记下检查的日期。时间一到,就主动打来电话,并经常陪她到医院检查。小孩生下后,杜洪英又一趟一趟往医院跑,忙前忙后。邻床的病人羡慕地说,你这个“婆婆”,对你可真好。

  诚实奉事,真心待人。正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使杜洪英赢得了大伙的敬重。如今走在玉环县委大院,不管是县级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熟悉杜洪英的人,大家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杜大姐”。

  据台州日报 林远锦 骆战红 王荧瑶 张新华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浙江二建副总经理周志君:“像不像,要看将军样”
·杭州有个黑旋风李逵能当15个项目的裁判
·“请相信法律是公正的”——记检察官陈波
·项俊波:文武双全的农行掌门人
·10余壮汉连搀带扶 "重量级人物"受困六和塔安全"着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