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标志着夏季高温的到来。
昨天是入伏第二天,最高气温蹿到了33摄氏度,温度虽然不算很高,但阳光很辣,打着阳伞走在马路上还是觉得皮肤被蒸得火烫火烫的。
14:20左右,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势很猛,水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路上很多人虽然打着雨伞,但还是被浇了个透。
气象台专家说,这是夏季特有的雷雨,来得迅猛,走得也快。
专家说,今天、明天都是大晴天,最高气温将达到35摄氏度以上,下雨的可能性也不大。
炎热天气里,120急救中心的医生告诉我,这些天高空坠落和车祸事故都多了起来。
昨天中午11点半到下午1点半两个小时里,就发生了两起高空坠落事件,一起发生在家中,一起在工地。
72岁的李老伯,家住月湖附近一小区,中午爬出窗外拿东西时,不慎跌落。
120急救医生说,高温天气下,人往往休息不好,容易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就可能发生意外。“夏天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这几天,鄞州人民医院的冬病夏治门诊开诊了,和往年相比,足足晚了十来天。
冬病夏治门诊设在针灸理疗科,医生包峰峰一边忙一边和我解释延迟开诊的原因:冬病夏治得挑天热的时候开诊,前段时间梅雨下得太久,不利于治疗,索性就推迟了。
冬病夏治门诊主要使用膏敷,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冬天经常容易犯的感冒、气管炎、哮喘等。
膏敷就是把事先调配好的膏药,分别挤成花生粒大小,贴在背部两肩胛骨中间的肺俞穴(左右各1个)、天柱穴和膏肓穴(左右各1个),然后再用一张大胶布把5个穴位上的药整个覆盖。
本报曾做过一个冬病夏治的手册,讲得蛮详细的,在这里我还想补充几点:
敷膏药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一般孩子敷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揭下来了,大人则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第一次敷完之后,皮肤上出了水泡,就要等水泡破了快恢复时(至少要10天左右)才可以敷第二次。
包医生说,冬病夏治一般需要连续治疗三年,每年敷三次膏药。这三次敷膏药的时间也有讲究,一定要挑热的三伏天,越热效果越好,每伏敷一次(大致7-10天左右一次),在立秋之前要完成三次膏敷。在敷膏药的当天,要注意少吃冰的、生冷的东西,敷着膏药的时候,也不要去凉快的地方,即使热也要忍耐一下。
(都市快报 通讯员 徐亚飞 张基隆 记者 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