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1日讯七月的阳光,在海拔800多米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仿佛变得温柔和煦。
数百亩的高山百合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看着丰收在望的花儿,低收入农户陈忠民忙着给百合浇水,脸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的笑容。
“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公司送种球、送技术,包销路、包效益,‘两送两包’服务,让我们不用愁。”今年53岁的老陈说,一亩地就能挣1万多元,今年一定能摘掉“贫困帽”!此前,他孤苦伶仃,家徒四壁。
与这位低收入农户一样,全市还有超过10万户或居住在高山远山、或因病致贫的低收入农户,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中受益。他们经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根据统计,全市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中,去年一年就有超过55%的农户顺利脱贫。
曾经的贫困,让低收入农户难以享受先进的文明成果。今天的发展,要让丽水每位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阳光。
政府主导,农民脱贫增收步伐快
2007年底,一组调查统计数据,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揪心。那就是全市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还有15.4万户,38.99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8.6%之多。
“丽水和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丽水落后在山区、落后在分散、落后在农村,穷在山上、苦在路上、难在农民增收上。”市委书记陈荣高对全市干部群众说。
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将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
针对低收入农户自身增收能力弱的实际,2007年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利用行政的强大拉力,着力破解农民“增收难”。2008年、2009年,再次部署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强力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一张关爱低收入农户的“帮扶网”,在全市编织开来。
最近,景宁县鸬鹚乡南坑下村低收入农户王仁东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县畜牧兽医局为他送来了一头良种杂交猪。他高兴地说:“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重体力活干不了,早就想要有一头仔猪了,太感谢政府了!”与他一同得到结对帮扶单位送来仔猪的低收入农户还有9户,仔猪养到年底,户均就可增收2000多元。
送猪、送山羊、送鸡鸭……只要条件容许,农户有养殖积极性,帮扶单位就会不遗余力帮扶支持。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深化开展“六个双百”活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帮困的热情高涨,成效明显。
仅是2007年,全市就有3.14万名干部结对3.38万户低收入农户,结对资助资金1217.4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05万个,项目资金2015万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农民个体自力更生,难以从根本上让他们脱贫。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工作机制,每年初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订“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工作管理责任状,年终由市里进行考核。
在帮扶的基础上,丽水市还加大了对丧失劳动能力,无就业能力的保障力度。2008年,全市花大力气对农村低保开展“提标扩面”,通过提高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覆盖,使更多的农村困难群众受益。
2009年,全市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144元,其中超过2500元的低收入农户人口数比例达到55.2%,较2008年新增23.0%;超过4000元的低收入农户达到22.1%,较2008年新增了14.17%。
异地转移,农民下山致富路子宽
蜗居山上,祖祖辈辈受苦受穷;一朝下山,子孙世代受益享福。
这是偏远山区庆元县荷地镇胡处垟村的一句流行语。当地百姓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党委、政府实施的异地搬迁政策的感激。
两年前,毛开平还住在胡处垟的高山上,不通公路,买袋米都要跑10公里山路。由于竹木资源难变现,一家4口一年收入不到3000元。自从搬迁到县城旁的同济二村后,他买了辆拖拉机运送砂石料,老婆则开了个小餐馆,小孩转到县城上学,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从住破草房,到搬进楼房;从肩挑背扛,到车来车往。”让世代住在山上的群众,搬迁下山,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这得益于丽水市实施的农民异地转移工程。
2008年,丽水市专门编制了《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实施“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目标是全市用5年时间完成10万农民异地转移,实现高山远山地区的农民彻底摆脱贫困、山区库区彻底恢复生态、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彻底远离危险“三个彻底”的目标。
三年来,财政不断增加对农民下山搬迁的补助,成为下山农民的坚强后盾。仅在2008、2009两年,全市就投入14.6亿元,实现农民异地转移1.2万户、4.4万人。
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说,农民异地转移是丽水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举措,要通过推进这项生态富民工程,以农民异地转移推进生态恢复,减轻水系源头地区的环境压力。
到目前,全市已经异地搬迁山区群众7万多人,1200多个小规模自然村消失山野,专家测算每年可减少20多万立方米木头的消耗,可减少土壤流失700多万吨,真正发挥了“生态移民”的效益。
移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2009年,丽水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0.36万人,其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84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3.07万人。
农民下山后,共享便利的交通、生活等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致富信息更为灵通,加上政府部门的技能培训,或进厂务工,或开店经商,创业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培育产业,农民创业致富热情高
农民养殖的土鸡,卖到120元一公斤;偏远山村培植的冬笋,一公斤卖160元。这不是奇谈,而是发生在丽水山村的真事。
黄泥岭村,地处遂昌乌溪江库区,四面环水,出门坐船,交通不便。2008年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和全县平均水平,属于典型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专门为黄泥岭寻找增收出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好,山坡地多特点,发动村民养殖原生态土鸡,并引进杭州一家知名餐饮企业,与村里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现在,黄泥岭土鸡名声鹊起,连上海客商都慕名前来抢购。
去年,全村140户农户中,有近80户村民养起了土鸡,由于销路好,价格高,全村人均纯收入飙升至6700多元,甚至比遂昌城郊一些村还高。这一年,全村仅冰箱就增加了42台。
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遂昌因势利导,加快破解库区群众增收乏力困境,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库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226元增至2009年的5621元,年均增长17%,高出全国、全省同期增长水平。
“百元笋”则出现在龙泉。地处海拔900多米高山深处的上垟镇丁源村,农民栽培的冬笋不仅提前两个月上市,而且价格比普通笋高出两三倍。
这样看似“神话”的事情,源于龙泉积极发挥省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提高了竹笋的科技含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效,增加了产量,竹笋提前上市,身价倍增。
“一根毛竹闹翻身”。毛竹让许多居住在偏远山村的低收入农户翻了身,竹子在龙泉竹农眼中不再是小农经济作物,而是将竹子看作了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2008年龙泉市竹产业一产产值达到3.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7.1%,直接参与的农民人均从竹林获得的纯收入就达2645元,比2005年增长了1650元。
产业,是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支撑,更关系到增收“造血功能”的增强。
近年来,丽水市明确培育食用菌、茶叶等九大主导产业,以加快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如今,丽水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打出了“丽水制造”的区域品牌,原生态农产品俏销长三角。
针对低收入农户中有许多残疾家庭、老年人等缺乏手艺,增收困难的群体,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来料加工业发展,让各级妇联积极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去年全市就新增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来料加工点102个。
缙云县双溪口乡西洋村低收入农户项锡文高兴地说,业务送到家中,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不费大力也能增收。
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关乎社会和谐,关乎公平正义,关乎百姓尊严。我市不遗余力关爱低收入农户群体,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奔小康工程,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让广大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和煦明媚的阳光。
记者阮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