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队带留守儿童做游戏
浙江在线07月26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他们从城市中来,不曾体会过离开父母的滋味;他们一路奔波,带着浓浓的爱意赶往各地;他们用微笑和行动打动孩子和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他们一致的行动。
在各大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记者发现,有一批团队都把温暖的爱奉献给了“留守儿童”。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回味爱
曾经的留守儿童成为关爱队队长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内心中,对于‘留守’这两字的认识并不深刻,但是我深有体会。”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杜文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的生活里,“留守”这两字曾经陪伴他度过近10年,他能深刻体会到留守儿童的“苦”。
杜文来自四川南充的偏僻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直至今日,一年中见到父母的日子也屈指可数,“所以我组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队伍。”
为了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杜文作为队长,带着同学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筹备,成立了“心与心语,和风之旅”实践队伍,他们买了各种礼品和书籍,他还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古文观止》和《歌德诗集》,“这些礼物,都是为孩子们准备的。”
这次,他们把爱心带到了下沙外来务工子女学校,跟孩子们开展趣味数学的游戏,用动漫、多媒体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数字的兴趣,还与孩子们一对一谈心交流,一起玩“平安自护”游戏、唱儿歌、组织知识竞答等。他们和孩子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因为我曾经是留守儿童,所以更能切身体会他们的感受,跟他们交流很熟悉,我们的队伍会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留守儿童。”杜文这样告诉记者。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传递爱
大学生当起家书邮递员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牵手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最近被称为“爱心邮递队”,参与实践的队员也有了特殊的名字——“家书邮递员”。
实践团队负责人沈佳俊说:“我曾经跟一些家政服务的外来务工人员交谈过,了解到他们一年回不了几趟家,非常想念留在老家的孩子,所以我想到了来当一回‘爱心邮递员’。”
沈佳俊说,之前还想过用书信、视频等各种方式,但是考虑到当地电脑并不普及,于是就放弃了视频传递的方式。实践队选择的是温岭温峤镇吴山村,“由于经济不发达,大人们很多都选择出门打工,留守在家的儿童不少。”实践队员通过村委会与在杭打工的家长进行了联系,并代写了“给孩子的信”,然后将一封封充满爱意的信件送往村里的留守儿童手中。
“到达实践地以后,我们又让小朋友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信,说说他们的心里话。”队员马嘉娜告诉记者,他们再将这些信件一一转给在外打工的父母们。
与此同时,实践队还在当地为留守儿童展示大学生的科技作品,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模型竞赛,还将为村里的孩子放露天电影。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承诺爱
我们还会回来的
“我们紧紧地拥抱,小朋友们哭着不肯松开,不让我们离开。”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到淳安县横沿乡“关爱留守儿童”实践的团队负责人王俊艳,很激动地回想起实践结束时的场景。
她告诉记者,为了纪念,她还保留着实践时穿的衣服。“我甚至还没有洗呢,这样会让记忆更加真实更加完整。”
在实践过程中,她和队员们当起“支教老师”,给27名留守儿童上外语课,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他们特别懂事,特能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家务活都是他们自己干的。”王俊艳很感慨,那次家访让她印象深刻,“我们看到他们吃的菜就是五角钱的萝卜条,还舍不得多吃,一包要吃上好几顿。”
“我们给他们买包子吃,他们都说不饿。直到我们假装生气,他们才肯吃,看着他们都吃得很开心。”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员吴丽芳眼里尽是心疼,“可是这些孩子们都不觉得苦,他们很懂得在外面工作的爸爸妈妈才是最辛苦的。”
吴丽芳表示,实践结束的晚上,27个孩子在路口抱着我们哭个不停,我们给孩子们承诺:“明年,我们还会回来的。
>>浙江理工大学“爱心邮递队”传递的家书(节选)
亲爱的小宝: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志愿者们一定在你身边了吧。
还记得上次回家,你妈妈抱着你亲了又亲,恨不得把两年的离别都补回来。只是我们又在深夜悄悄走了,任凭你在醒来见不到爸爸妈妈又哭又喊。其实在长途车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强忍住眼泪。每当耳边想起你唱的歌,每当感觉你从背后抱着我,我的心儿又被揪起,好难过……
儿子,好好上学吧,爸爸会尽力,尽早把你带在身边,因为爸爸真的想你!
爸爸
2010.7.14
爸爸妈妈:
我现在很高兴,很开心。有几个哥哥姐姐在和我一起玩,还送了很多本子和笔给我。爸爸妈妈,你们别担心我,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最近张强家还买了一个大彩电,我可以天天去他们家看电视了。
我学习很努力,以后一定挣很多很多钱给你们,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了。
还有,明年过年你们一定要回来啊,别和今年一样只有我一个人,我很想你们,一定要早点回家啊。
女儿琴琴
2010.7.20
见习记者 刘子瑜 实习记者 胡昱 魏红霞 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