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7日讯“拜拜,回家要乖乖哦……”医生、护士们不时用手去逗着抱在爸爸怀里的宝宝,宝宝不断眨着大眼睛,还不时吐吐舌头。当宝宝被爸爸抱着走出病房时,大家还将头伸出病房外,依依不舍目送着宝宝离去。昨天,市人民医院儿科内上演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这名备受欢迎的宝宝是今年2月25日在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女婴,出生时体重才600克,经医生、护士150多天的精心照顾,现体重已达到正常水平,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买“护垫”给宝宝当尿布
前几日,宝宝还躺在隔离病房的新生儿小床上,听到记者要拍照,护士们自告奋勇帮宝宝穿上粉色的小睡衣,戴上她们亲手制作的小帽子,宝宝显得“星味十足”,对着镜头摆起各种可爱的POSE。
“现在的宝宝和其他足月宝宝个头差不多大,生命体征稳定,已经是健康宝宝了。”儿科副主任涂芳芳医生说。
看着宝宝刚出生时的照片,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迷你宝宝,身高32厘米,头围21.5厘米。“她的大腿只有我的大拇指粗,小脑袋差不多网球那么大。”涂芳芳看着宝宝温柔地说。
据说,宝宝出生时还有个小插曲,连最小的尿布给她都不适用,只能买“护垫”给宝宝当尿布。
记者从宝宝的主治医生所写的救治体会中了解到,因为宝宝是早产儿,刚出生时,生命体征很不稳定,所以成长过程异常艰辛。照顾宝宝就像捧着一件易碎品,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
出生时身体几乎透明
市人民医院儿科副护士长虞培珍回忆,宝宝虽然25周多3天就出生,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这段时间,一切还算顺利,如果说最艰难的时刻,应该就是宝宝刚出生那天。
2月25日中午12时许,宝宝出生了。“第一眼看到宝宝,我们都吓了一跳;她全身几乎透明的,连骨骼都能看到,体重才600克,当时大家都对她的成长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医院从未接生和护理过如此小的婴儿。”虞培珍说。
宝宝一出生,“全副武装”的医生和护士们,将事先准备好的保鲜膜把宝宝全身包住,放入已消毒、预热好的保温箱。“我们将保温箱内的湿度调到100%,几乎接近母体内的环境。”涂芳芳说。
“当时需立即给宝宝建立静脉通道,宝宝的静脉非常细,目测似乎比针头还细,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从未打过那么细的静脉,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凭感觉了,当时我屏住呼吸,集中精力,当针头顺利进入宝宝的静脉,我才敢呼出一口气。”虞培珍说。
虽然宝宝安全降生,但比起其它初生婴儿,宝宝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在整个过程中,白衣“妈妈”们得一直为宝宝“保驾护航”,而这个过程也并不是风平浪静。
“早产儿因为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时常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在宝宝住院前两个月,时常会‘偷懒’,不呼吸了。”虞培珍说。
一天下午,虞培珍和往常一样,在新生儿病房内“巡逻”,突然发现宝宝脸色有点发青,一看旁边的血氧饱和度测试仪:“呀,宝宝的血氧饱和度在下降!”
“我立即举起宝宝的小脚,弹弹宝宝的足底,但她还是没一点反应。当时我慌了,立即用复苏囊对宝宝人工呼吸,还好,宝宝的小嘴又开始一撅一撅了,脸色也慢慢红润起来。我悬着的心才放下。”虞培珍笑着说。
护士们争着来照顾
据虞培珍讲,自从宝宝在医院诞生后,大家都养成习惯,每天早上一上班,马上先探视宝宝。跟大人们的作息规律比,宝宝的日程安排可以说是非常特殊。
7时30分,“换衣服”,护士打开暖箱,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小尿布。
8时,“洗澡”,据了解,宝宝刚住进暖箱时,即便是用最小的毛巾擦都还嫌大,护士们就用加温过的湿巾给宝宝擦拭身体。
接下来是“铺床”,护士们将消毒后的床单换进暖箱。然后“刷牙洗脸”——进行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最后,宝宝得挨上几针“皮肉之苦”,以补充必需的营养和药物。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病患,护士们需要付出加倍的细致和关心。做完这些固定工作,往往得花掉一个上午的时间,但护士们都争先恐后地照顾她。
虞培珍告诉记者:“就算没得到照顾宝宝的机会,大家也喜欢在忙碌之余去看看宝宝,每个人都把宝宝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看着宝宝健康的成长,回想5个月的陪伴治疗,医生和护士们全都感慨万千。在看到宝宝的第一眼,这么弱小的她,医生们谁都不知道以后的治疗成果会是怎样。
“我们就像是在未知的水域航行,陪着宝宝,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现在看到她能吃、会哭、会笑,我们真的很高兴。”涂芳芳说,“宝宝的成功救治,体现出了我院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链接:
出生时体重低于1000克的婴儿为超低初生体重婴儿,其全身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据资料显示,该宝宝为浙江的“第二迷你宝宝”,200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曾诞生一个550克的小女孩。2006年,湖南有一个男孩出生时只有500克,号称是全国最低体重新生儿。而世界上最小的婴儿出生在美国迈阿密,出生时才28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