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山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大棚里,技术员和园工在精心打理驯化成功的翠云草。 赵用 摄
浙江在线07月28日讯把扎根海岛的滨海苔草移植到陆地;用阴湿环境中伏地蔓生的翠云草来造型……乡土植物逐渐成为城市绿化、景观造型的“主力军”。日前,“温州乡土草本地被植物开发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由省亚作所花卉研发中心承担,着力人工培植土生土长的野花野草,用于营造、丰富城市景观。
目前,温州市园林绿化、城市景观中花钱引进的外地植物成了主角。这些远道而来的花草树木在温州时常“水土不服”,且形成的绿地景观不够丰富、缺乏地方特色,一些来自国内外的引种甚至会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为了改变目前城市景观中草本地被植物的数量构成,这项研究于2006年开始启动。花卉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先后走访温州市7个县(市、区),寻访在山地、平原、海岛等不同生境中生存的地被植物资源,并系统梳理、整理关于乡土地被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生境与生长要求等概况信息。而后,将收集到的55种乡土草本地被植物带进实验室,进行抗性试验和观赏效果评价。最终,滨海苔草、翠云草、地菍以及佛甲草等4种乡土植物凭借优良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脱颖而出,率先开发。据介绍,滨海苔草具有抗旱、抗寒、耐热、耐盐碱特性;翠云草十分耐荫;地菍则既能观叶、观花还能观果。目前,这四种植物已实现人工、量化培植,并在市区的江滨路、马鞍池公园、九山公园等8处乡土地被植物景观点中运用。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滨海苔草、翠云草和地菍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未见报道。据温州日报 记者 夏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