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2日讯4台“久保田”来回奔忙,一会儿工夫,一亩早稻就收完了。7月29日下午,椒江区章安街道闸头村附近,种粮大户杨灯聪正忙着收割早稻,他说:“今年收割期比往年推迟了10天。”
今年,台州市种植早稻12.12万亩。由于生长发育期间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早稻不光减产,成熟期推迟还影响晚稻适时种植。受前几日的大雨影响,早稻倒伏、淹水、发芽,损失更大。市农业局农技总站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水稻生产形势很严峻。”
遭遇极端天气——早稻减产10%—15%
去年,杨灯聪7月19日开始收割早稻,今年开镰的日子却一拖再拖,早稻亩产量也从去年400公斤减少到375公斤左右,减产约10%。这都是极端灾害性天气惹的祸。据市农业局估计,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市早稻减产10%—15%。
“早稻生长发育期间,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减产,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台风在台州登陆带来的损失!”市农业局农技总站负责人说,今年早稻播种、生长发育过程中,天气极端恶劣,对整个生产很不利。
按照农时节气,早稻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但3月下旬以来,连续低温阴雨,严重影响育秧。
气象资料显示,4月1日至4月14日,14天中13天是雨天,平均气温只有12.5℃。
4月14日至4月17日的“倒春寒”,造成烂秧、烂苗,全市秧苗缺口8%—10%。天台种粮大户杨骄阳80亩大田缺秧苗,幸好有市农业部门和椒江区章安街道种粮大户崔建军帮助,才过了一关。
4月至6月是早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椒江区洪家气象站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此期间,积温为1769.3℃,同比减少187.2℃,气温持续走低。全市降雨量为720.9毫米、日照时数仅324小时,同比分别增加356.6毫米、减少235.4小时,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早稻前期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早稻收割期将至,7月22日至27日再次遭受大雨,水稻灌浆受阻,籽粒“干瘦”。崔建军说,眼下部分早稻还未黄熟,无奈迫于时节,考虑到晚稻的移栽,部分早稻六七分熟就收割了。
又逢暴雨袭击——早稻生产雪上加霜
最近几天,黄岩区院桥镇后宅村种粮大户章彬彬很着急,343亩早稻全部被淹,损失15万元以上。7月29日,章彬彬开始抢收早稻,泥地里一天才收割20亩。
7月24日至26日,全市普降暴雨,农作物受灾55.61万亩,早稻生产损失很大。在温岭、黄岩等地,早稻倒伏现象严重。据农业部门统计,至7月30日上午,温岭市泽国镇2680亩早稻中,仍有1500多亩淹水,其中20%倒伏、60%以上出现穗上发芽。
市农业局农技总站负责人说,水稻被淹、稻谷发芽,除了减产,稻米的质量也差了很多。此外,倒伏的稻田收割起来比较难,稻穗杂乱无章,收割损失率高达15%,且一般收割机收不了,要日本进口的“久保田”等“大腕”才能对付。
由于前期田间管理到位,杨灯聪的早稻基本没有倒伏。即便如此,经过大雨浸泡,原本干硬的田地变得泥泞,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一台“久保田”一天本可收割80亩水稻,在泥地里只能收割三四十亩,原本一天干完的活要两天干,机械费用、人工费用都翻番。
受大雨影响,收获的稻谷水分较高,烘干费时费钱。杨灯聪说,天气晴好时,稻谷收回来8小时就能烘干,但前天他费了36小时才烘干一“锅”、1.2万公斤稻谷,按照每12小时损耗一桶价值1380元的煤油计算,光是油费就多花3105元。
遭受连锁反应——晚稻推迟前景难料
农谚称:晚稻不过立秋关。今年全市12.12万亩早稻中,连种晚稻约11.5万亩。连种晚稻对节令有严格要求,立秋后移栽的晚稻,一般种下去几株长起来就几株,植株不会发大,产量大受影响。
温岭市泽国镇姜家村林奶梅一共种了90亩早稻,全部被淹、发芽,收获的稻谷只能喂鸭,至7月30日下午田里水深仍有50厘米。30日下午,林奶梅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晚稻秧苗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午后洪水退了马上收割,尽快栽种晚稻。”
市农业局农技总站负责人说,早稻成熟期、收割期推迟,造成连锁反应,连种晚稻移栽相应推迟,进而影响产量。赶在立秋前抢种晚稻,成为种粮大户和农业部门当下最主要的任务。
前几天大暴雨中,章彬彬晚稻苗被毁,仅够种植200亩稻田,100余亩缺苗,他说将通过农业部门,向兄弟大户调剂秧苗。连日来,市农业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抢收抢种,做好农机调度工作,指导做好晚稻秧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合理安排,分批收割早稻,分期移栽晚稻”,市农业局农技总站相关负责人认为,崔建军的经验值得推广。杨灯聪在抢收抢种方面也有自己一套经验:割200亩,耕200亩,种200亩。他说:“连收带种,立秋之前,用10天解决所有问题。”
据台州日报 鞠贵芹 章文泽 卢世通 蒋松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