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娇是个内向的女孩,即使面对记者的镜头,也很少露出笑容。但在和张素萍女士交谈的过程中,她显得很高兴。最终,小雪娇在50多个“勤工俭学”岗位中,选择了张女士的早餐店。
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金华婺城区长山乡邵村16岁女孩陈雪娇的故事见报后,连日来,数百位热心市民打进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1,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小雪娇(详见本报《浙中城事》7月28日第8版、7月29日第5版)。
上周六(7月31日)下午,由记者和报料人——出租车司机孙保金带路,九位热心读者来到了雪娇家里。得知好心人要来看望她,雪娇早早就在门口迎接我们。
雪娇选定工作岗位
小雪娇目前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个“勤工俭学”的岗位,希望以此支撑起父女俩的日常生活,并解决自己的学费问题。
连日来,我们共记录了热心读者提供的50多个工作岗位,上周六,记者将这些工作岗位的信息带给了小雪娇。
在金华市区婺江新村附近经营早餐店的张素萍女士,也是提供工作岗位的读者之一。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她亲自跟随记者来到了雪娇家里。
张女士与丈夫经营早餐店十多年了,其中以小笼包最出名。她说,雪娇只需要干些盛稀饭、收拾碗筷的轻松活儿,时间是每天早上5点半到10点半。如果雪娇愿意学做包子,他们也非常乐意教她。
这次来看望雪娇,张女士还特意准备了画板、素描纸、颜料、调色板等绘画用品。“住的地方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吃饭的问题也不用操心。”张女士对雪娇说,“休息的时候,你还可以专心画画。”
接过满满一袋的绘画工具,雪娇眼里饱含泪水。经过这次短暂见面,她和张女士已经建立了感情和信任,雪娇决定,先去张女士的店里帮忙,看看自己能不能适应这份工作。
雪娇说,她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次“勤工俭学”的机会,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她还希望,能在工作中交到一起成长的好朋友。
好心人愿资助她念完大学
在看望小雪娇的读者中,有一个来自永康的家庭,共来了5个人。其中,最小的家庭成员是10岁的孙智雯。
7月28日,本报首次报道了小雪娇的故事——《16岁女孩独自撑起这个家》。当天晚上9点,在永康市大司巷小学读三年级的孙智雯就打进本报热线,孙智雯在电话里说:“我要把我的2000块压岁钱,全部捐给雪娇姐姐。”
上周六,孙智雯带着自己的2000元压岁钱,与14岁的哥哥、11岁的表哥一起,在妈妈和舅舅的陪同下来到雪娇家。舅舅亲自驾车,给雪娇父女带去了20斤大米、10斤油、五袋面包,以及一些萝卜干和饮料。
从到达雪娇家的那一刻起,三个孩子就接到了孙妈妈布置的任务:看看雪娇家和自己家有什么不同之处。回家后,每人还要写一篇“感触日记”,写下在雪娇家的所见所想,相互交流。
在和雪娇的交谈过程中,孙妈妈当场表示,愿意资助雪娇上学,直到她大学毕业。“以后的学费、生活费我帮你出。”
雪娇家即将恢复供电
“雪娇,爷爷送你一个手电筒,这样你在家里也能看书、做作业了。”李志根今年62岁,是一名退休工人。老人还为雪娇准备了两个灯泡和电池,以作备用。李志根说,自己也出生在农村,在报纸上得知小雪娇的不幸遭遇后,他非常同情雪娇,很想帮助她。
义乌北苑何麻车村的老丁也十分牵挂雪娇的情况。他委托孙师傅给雪娇捎来了200元钱和一箱生活用品,衣服、裤子、袜子、皮带等应有尽有。“里面还有一台收音机,有了它,你就可以听英语了。”孙师傅说,老丁希望雪娇能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大家也都在为雪娇的未来出谋划策。孙妈妈说,既然她喜欢画画,就要坚持下去,朝这方面努力努力,说不定以后会有作为。孙师傅和张素萍女士都说,雪娇该上的学还要继续上,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忙。
当天,雪娇的父亲陈绍怡看上去精神格外地好。他说,前几天村里的人来家里看过,他们准备重新给陈家通电,只要他以后不再私拉电线,电就会一直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