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郭阳明,江西人,43岁,现在宁波帮博物馆当秩序维护员,昨天,他早早起床,去隔壁邻居家看看敖翔起床了没有。敖翔上4年级,当天的任务照旧,做4张暑假作业。过了一会儿,同村孩子王欢带着弟弟,捧着暑假作业跑到郭阳明家来了。
郭阳明暂住的家在镇海区庄市半路涨,面积不过十来平方米,灶台床铺挤在一个屋里,和一般外来务工者不同,他家的文学味道很浓,墙上有手抄的《满江红》、《将进酒》等,床头还放着厚厚一沓书。
给孩子们辅导,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当时,郭阳明刚从老家来宁波,在一家厂里打工,一个老乡问他愿不愿意教孩子读书,他马上应允,因为他在老家,曾经当了22年的老师。很快,村里人知道有个“郭老师”,有家长带着孩子主动上门找他。不过他有个前提:分文不取。
郭阳明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喜欢孩子,喜欢课堂。
1982年,郭阳明因为12分之差,没考上大学,因为家中兄妹众多,他只得参加工作,那年,老家宁都县黄石镇招聘教师,郭阳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因为是代课老师的身份,他的工资少得可怜,直到2004年就要离开课堂时,他的年均收入仅3600元左右。
2004年,赣州地区让一些代课老师转正,但有一项硬性条件,即从教时间需在1980年7月19日之前,郭阳明不符合这个条件。当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而家里年收入不足万元,他感觉到压力,再做代课老师,恐怕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别无选择,他只能辞职,“22年了,实在是舍不得啊。”郭阳明说,他曾经为离开课堂,哭过。
但他在宁波找到了昔日的感觉。现在他家可热闹了,每天,只要他家的大门开着,孩子们就会进来转悠,缠着他问问题、问作业。郭阳明下班有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他经常扒几口饭就去看看孩子的作业情况,要是晚了,第二天一早就去检查。为了对得起一声“郭老师”,他下了番工夫,孩子们的教科书借来先读熟,空了就去宁波大学周边的书店借书充电。
“我现在教的孩子,成绩还不错,他们的考试成绩出来时,我比他们还紧张。”郭阳明前前后后带过7个孩子,有本地孩子,也有外地孩子,后来,有的升初中了,有的跟着父母转到别处打工了,现在还剩下4个孩子,他说,他要尽心尽力,不给教书人丢脸。
(宁波晚报记者 袁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