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点40分武林广场温度已经超过50℃记者时鹏摄
单位:℃
单位:℃
昨天下午,在紫来洞口玩耍的小游客。
前天晚上6点,到外面吃饭。一走出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一下子气都有点透不过来,很自然地想,现在温度是几摄氏度?此前的短信告诉我,前天,杭州市区最高温度39.1℃。以前采访过气象台的专家,知道气象台说的气温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出来的:温度计放在一个百叶箱里,百叶箱放在一块有遮阳的草地上。显然,这样的温度并不是我们在马路上感受到的温度。那么市区白天,大太阳底下的温度到底有几摄氏度呢?杭州白天最热的地方在哪里?最凉快的地方又在哪里?
我决定实地测量一下。
我先到超市里买了一个机械式温度湿度计,就是指针转转的那种,测量范围-20℃-50℃,价格13.9元。
上午8点,我在家里测了一下,30℃左右。9点,骑车上班,在小区门口大太阳底下站了10分钟,温度转到了37℃。
一路测一路骑。9:40,在黄龙体育中心门口,温度已经跳到了45℃。不行不行,这样下去,不到11点,温度肯定超出50℃极限测量值。我连忙拐进好又多,又买了一个电子式温度湿度计,测量范围-50-70℃,价格99元。
特别说明:本次行为并非科学试验,只是一次相对精细的体验。实测所得的温度也不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气温,我们不妨称之为“裸温”,仅供大家生活、出行参考。
白天,乡下比市区热
晚上,市区比乡下热
以前一直以为,市区比郊区更热,因为市区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汽车,还有热岛效应。昨天,对比了杭州市气象局发布的杭州地区24小时气温分布图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昨天上午9点,最高温度出现在淳安的石林镇和桐庐的分水镇,37℃以上,而此时杭州市区最高温度在35℃左右。
上午11点,最高温度出现在桐庐的百江镇,温度超39℃,此时杭州市区36℃多一点。
下午1点,最高温度出现在建德的大洋镇,超42℃,此时杭州市区最高40℃。
下午2点,杭州市区出现昨天全天最高温度41℃,而昨天,建德、桐庐的最高温度都在42℃以上。
从上面看出,白天,乡下比市区更热。
不过到了晚上7点以后,情况颠倒了过来。
气温分布图显示,昨晚7点,杭州市区的温度还普遍在35℃以上,而此时建德、桐庐、临安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34℃以下。
昨晚9点,杭州市区温度还在三十四五摄氏度左右,此时,富阳、桐庐、淳安的温度已经降到33℃以下。建德、临安的温度更在31℃以下,足足比杭州市区低了三四摄氏度。
继续查看以往杭州地区24小时气温分布图,发现情况差不多,即:晚上,市区比乡下热;白天,市区比乡下要稍稍凉快些。
8月3日凌晨2点杭州地区气温分布图
最高:56.2℃
昨天下午1:30,记者带上两个温度计来到武林广场喷泉池边。此时的广场上空艳阳高照,看不到一个游客。只有负责停车收费的大姐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收费亭的阴影里。大姐全副武装:身后吹着电扇,头上戴着墨镜,手上撑着雨伞,雨伞上面还顶着一把大阳伞。
举着两个温度计站在喷泉池边,就看到电子温度计上的数字快速往上跳。机械式温度计的指针也开始慢慢转动。站了不到1分钟,温度已经跳到了45℃以上。3分钟后,机械式温度计的指针超过了最高限值50℃。7分钟后,电子温度计上的数字固定在了56.2℃(湿度66%)!
随后一朵云飘过来,遮住了太阳。电子温度计上的数字又快速往下掉,然后固定在41.2℃。4分钟后,当太阳重新钻出来后,温度又快速上升。
把温度计拿到武林广场上的树荫下,10分钟后,温度固定在了41.2℃。
实地测量显示,有没有太阳,温差达15℃。
随后,汽车沿着曙光路、保俶路、南山路、玉皇山路等,一路走走停停。从室外实测的情况看,再没有超出过56.2℃。
从杭州市气象局提供的杭州市2010年8月3日气温分布图看出,昨天杭州市区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两点左右,最高温度超过了41℃,最高温度出现的地点大致在以闸弄口为圆心,以西至武林广场,东至汽车东站为半径的一个圆圈范围内,这也和记者在武林广场树荫下的实测温度相当接近。
也就是说,56.2℃很可能是昨天杭州市区太阳底下的最高温度。
最低:14.1℃
昨天杭州哪里最凉快?
首先想到的是防空洞。
上午9:30,记者首先来到黄龙洞上山入口处的一个防空洞,这个防空洞目前是一家水果批发商的仓储基地,里面存放了好多香蕉和苹果。除了批发外,水果老板还在洞口摆了个摊零卖,因为新鲜,许多来此锻炼的市民会顺便捎上一点。躺在洞口躺椅上的小伙子说,像现在这种天气,香蕉放在室外的话一天就熟透卖不出去了,而防空洞里的温度常年20多摄氏度,可以保鲜至少一个星期。征得他的同意后,记者进入洞内,因为没有灯光,入洞50米后,便伸手不见五指了。10分钟后,机械式温度计显示,温度在26℃左右,比记者想象的要高一点。
昨天下午两点,记者来到宝石山下四弄19号宝麓山庄防空洞。杭州市人防办说,这里有桌椅172张,可容200人纳凉。进去一看,张张桌椅坐满了人,许多市民只好铺张报纸席地而坐。测量了一下,最低温度23.4℃,而此时,洞外太阳底下的温度是51.8℃。温差达28℃。
宝麓山庄招待所(就在防空洞里)的陈大姐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了。她说,防空洞里的温度常年恒定在20-22℃,昨天来纳凉的人特别多,人气一旺,里面的温度也比前两天高了。好些人凌晨4点多就来抢座位了,到六七点钟,位子基本上被抢光了。
旁边有纳凉市民插话,你这个工作倒惬意的,冬暖夏凉。陈大姐幽幽地说,有好也有坏,坏的方面是,都得了关节炎。
玉皇山上有个紫来洞,听老杭州说,洞里温度非常低,夏天进去好穿羊毛衫的。昨天下午3:20。记者又来到玉皇山,山顶平台上,太阳底下的温度为50.8℃。不过树荫下的温度低了许多,在35℃左右。
紫来洞位于玉皇山的半山腰,洞口摆了好几桌麻将,几乎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
刚挤到洞口,就感到一股阴风从洞里吹出来。
在洞口站了5分钟,电子温度计上的数字就跳到了26℃。
顺着台阶一路向下,不到五分钟,便走到了尽头。最下面是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平台,距洞口的落差在三四层楼左右,石壁上布置有点点灯光。站了不到一分钟,就明显感觉到汗毛竖了起来。一看温度计,已经掉到了20.2℃。15分钟后,温度计定格在14.1℃(湿度71%)与外面太阳下的温差竟然高达36.7℃。
从洞里出来时,眼镜片上蒙上了一层雾,用手一擦,手指上都是水。在洞口站了将近5分钟,镜片上的雾气才完全消失。
这也是昨天我们测量到的最低温度,不知道杭州市区还有没有比这更低的?
8月3日,杭州24小时温度曲线图。
8月3日下午3点杭州地区气温分布图
今后会不会更热?全球变暖是否会持续下去?
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应西方七国(G7)的要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2500多位研究人员,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未来新技术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假设出发,对人类未来的活动进行想象。
结果令人沮丧,气候专家们相信:全球气温“很有可能(在科学语言中,这就意味着可能性超过90%)在21世纪会持续上升。专家们的计算已经预测出,未来20年间,气温每10年,就会上升0.2℃。
这样一来,根据不同的假设,专家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1℃至6.4℃。
上图表现的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诸多版本中最为现实的三个版本。
情景假设C:表现的是一个“理性发展”世界的情况。各种清洁技术大量涌现。
情景假设B:描绘的是使用多样化能源,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界。
情景假设A:描述的是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主要依赖石化能源的世界。
结论是,三条温度曲线都是不断上升的,根据他们的预测,到2100年,气温的上升值可能是1.8℃、2.8℃和3.4℃。
这样看来,二三十年后,40℃的高温在杭州会越来越频繁。
顺便提醒
夏天开车
最好放一块湿毛巾
这么热的天气开车,当然要开空调。昨天,我们的司机一直将空调挡位设在二挡(总共有4挡)。测了一下,车内温度基本保持在30℃左右,这和身体的感觉差不多,没什么意外。意外的是,测了好多次,电子温度计的湿度档显示,车内的湿度只有31%,这一数值与机械式温度计上显示的湿度差不多。
现有的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65%的环境中最为舒适。在干燥环境中,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也容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另外,长时间在干燥环境中开车,还容易引发眼疾,比如干眼症。
所以建议大家开车时,在车内放一块湿毛巾。
都市快报记者 冯云浓 摄影 时鹏 制图 高薇 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