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炳炎 摄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健康管家给我发短信了,感觉有了私人医生!”昨天上午,杭州王女士兴冲冲跟同事分享她的新闻。她掏出手机,一条短消息上写着:“我是您的社区医生**,免费为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超过35岁,您可以每周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如果您有健康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
王女士家住杭州市中心的老小区多年,自从有宝宝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要去。宝宝体检、打疫苗都在那里,有时候宝宝有头疼脑热,也就近去配药。“以前以为社区医生只管管老人和小孩,没想到我也纳入VIP对象。”
王女士之所以能享受到这样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得益于新医改以来,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机制的改变。说通俗些,就是社区医生由原来“靠卖药养活自己”,到现在由政府出资,把他们的服务购买下来,免费提供给居民。
于是,社区医生纷纷走进居民家中,免费健康服务品种丰富了。从吃的健康到运动得当,他们都管,为的是把居民慢性病发病率控制下来。“王女士进入35岁后,是许多疾病易发的临界点,这个时候早早管起来,疾病发病率就会大大下降,居民的看病负担就减轻了。”社区医生解释说。
社区医生花心思在防病的“健康管理”上,使居民的医疗支出下降了;同时随着今年2月25日,我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社区医疗提供的药品也便宜了。
据统计,我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30个县(市、区)的4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卫生厅有关专家总结,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费用出现了“两个显著下降”:一是药品价格显著下降。截至6月底,30个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格平均降幅32.57%,尤其是部分原先价格较高的药品和广泛使用的常用药品降幅更加明显。二是群众看病的均次费用显著下降。30个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均次药费47.6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78%,为群众减少药费支出3.61亿元(包括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让群众直接感受到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30个实施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达1569.5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6.15%,特别是农村地区增长更为明显,如温州市鹿城区、湖州市吴兴区、舟山市普陀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