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花岗岩石柱上雕刻有“开平闸”三个大字。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贯通河道出土南宋古闸,八百年历史巧妙吻合。前天,温州市温瑞塘河整治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山下河贯通一期工程施工时,完整开挖出一个五孔古闸。经考证,这是巨屿陡门,俗称下陡门,始建于南宋,为宋郡守杨简修建,设计高明,布置周密,反映出当时较高的水利技术水平。巧合的是,新开挖的山下河贯通河道即为800年复古河流。
昨天下午,记者闻讯赶至位于市区杨府山东山脚下的施工现场,发现古闸呈东西方向建造,分5孔,每孔宽2.8米,孔高1.8米,闸室修建在基岩上,闸墩长度2.3米,块石翼墙,采用石板桥连接两岸,石桥桥面上刻有横系齿痕,用于桥上行人防滑。闸室整体结构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料。
据水利专家推测,当年古闸以南为上游,是内河,古闸以北为下游,正是瓯江,只是如今地形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古闸在当时不仅起到抬高内河水位、农业灌溉、生活用水、排洪排涝、抵御潮水、阻挡外江咸水进入内河等作用,建造者还考虑到两岸交通,将桥直接建在闸门上,设计高明。此外,最西侧闸孔的闸墩上下游立柱顶部凿有孔洞用于栓系船只缆绳,挖掘时未发现其上部铺有石板,该孔疑是过船闸,其上部可能为木板铺设,便于船只通航。在选址上,古人采用陡闸木鹅选址技术,即由木鹅任意漂浮后停留的位置来证明该处河流的地势较低、排水畅通。这座在当时规模较大的闸门,设计集水上、陆路交通、水闸等多功能于一体,从选址、工程结构、施工工艺等分析,充分体现宋代时的温州已具备较高的水利技术水平。
据介绍,山下河贯通工程是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的一部分。在工程前期方案论证时,水利专家提出贯通河道的工程措施方案,将上游河水通过贯通河道到水闸排入瓯江,使死河变活。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研究、分析,最终选定了通过绕加洲乐园人工湖以西的线路,却巧妙地与沉睡在地下数百年古河流相吻合。6月28日,该指挥部在施工时首先发现西侧闸孔和石墩,经过水利、文物等相关部门研究,对该古闸进行保护性开挖。前天,整个古闸开挖结束。下一步,勘测后将对此进行修复设计,然后采取就地保护,恢复原貌。专家称,此闸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市水利技术历史发展、温瑞塘河古文化、瓯江流域河道干支流的历史变迁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据温州日报 记者 缪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