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8月6日,一场名为“村坊之音入洞房——中国蓝夹缬艺术展”的展览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数十件珍贵的蓝夹缬藏品均由《中国蓝夹缬》一书作者---学者、收藏家张琴女士提供,而在展厅内播放的非遗专题片《蓝夹缬制作工艺》则由温岭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三焦拍摄制作,这一展览通过蓝夹缬藏品以及深入浙南山区取得的一手调研资料,介绍蓝夹缬的传承历史、印染工艺和纹样发展。观众既可以通过昆曲、乱弹纹样从戏曲角度欣赏蓝夹缬,也可以通过民谣、传说从民俗角度了解蓝夹缬。
张琴寻觅即将失传的蓝夹缬专著迭出
据资料介绍,唐代(618-907)把通过印染制作出有花纹的织物,叫作“缬”。中国传统印染物有“四缬”,根据不同印染工艺形成“缬”的方法而命名为“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就是今天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都是蓝染织物。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的蓝夹缬在唐代盛极一时之后,其工艺设计及制作样式却渐渐不为人所知。但在浙南偏僻山区,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在使用这种以木雕版和植物靛青染料为主要工艺的、具有“化石”意义的古代印染技术。
张琴生于1971年,原在温州日报社工作,2003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乡土温州》一书,该书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温州乡土文化,是作者历时三年的温州乡土文化调查手记。 2001年7月,张琴在写作“温州手工艺古村落”系列时,来到乐清中雁荡山区的靛青村--黄檀硐。该村当年出产的靛青主要用于染坊制作蓝夹缬。但是在记录时,她发现村子里的老人们对于二三十年前的靛青往事已记忆模糊,年轻人更是基本不知蓝夹缬。而蓝夹缬原是浙南民间的婚嫁必备用品,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此,她奔走在乡间作艰苦的田野调查,按张琴本人的话说,是“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我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对夹缬的原料、印染、版刻设计等一整套流程作了详尽记录,对其流行地区(尤其是温州)的民间文化进行历史与人文分析,揭示了盛衰之谜。2006年,她撰写的《中国蓝夹缬》一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蓝夹缬"的概念,认为其纹样为昆曲乱弹戏文,可划分为“打八仙"、“拜团圆”、“尊像会”、“叙事施”、“亮相苏”、“工农兵”、“染坊秀”七个阶段,上述说法被认为是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2008年、2010年,张琴又先后在三联书店出版社和学苑出版社出版了《蓝花布上的昆曲》和《蓝夹缬》两书。2010年,蓝夹缬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岭人为《中国蓝夹缬》出版帮了不少忙
张琴在写作《中国蓝夹缬》一书时,曾得到温岭人的大力支持,2004年,为寻找资料,张琴专程来到温岭图书馆,由馆长毛旭介绍,吴茂云向她提供了其父吴慎因所著的《染经》和遗像(《温岭县志》载:吴慎因(1905~1987),谱名宏高,字国璋,笔名慎因。原籍黄岩县新桥乡人,幼随祖父迁居新河镇。16岁操祖业,经营吴大成染店。晚年总结旧法印染技术之要诀,撰《染经》一文,计2万余字。)张琴在《中国蓝夹缬》一书中全文收录了《染经》,并作了评点,对《染经》予以高度评价。《中国蓝夹缬》出版后,张琴特意给温岭图书馆寄赠了两册书,其中一册请当时的馆长毛旭转交吴茂云先生,感谢他们对写作《中国蓝夹缬》提供的帮助。
而在国家大剧院展览中播出非遗专题片《蓝夹缬制作工艺》,则是张琴委托好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三焦回浙江拍摄的,三焦到温州乐清后,在文博专家南向北老师的陪同下,到乐清中雁荡山一带拍摄几位夹缬老艺人,其中有制靛名家黄宣华、印染名家陈松尧等,最后剪辑制作成36分钟的非遗专题片,上篇为制靛工艺,下篇为夹缬制作,配音请了今年刚在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专业毕业的吴梦莹。
据张琴介绍,中国蓝夹缬艺术展展出的藏品,主要是温州地区的蓝夹缬为主,但也有台州和丽水地区收集到的蓝夹缬。据了解,此次展览将历时一个月至9月6日结束,如果您对蓝夹缬艺术感兴趣,有机会去北京旅游或出差,不妨前往国家大剧院观赏。黄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