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我省有了为农民读者量身定做的“书店地图”,这份地图上分布着138家农村“小连锁”书店。这一我省独创的农村“小连锁”模式,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购书新格局,架起了一座座文化惠民的桥梁。
服务多样化
2004年,嘉兴初试农村“小连锁”模式;2009年8月,我省全面铺开农村“小连锁”,当年实现销售码洋2259万元,同比增长47%。今年新增“小连锁”26家,1至6月销售码洋1612万元,同比增长高达71%。农村“小连锁”雏形初现。
8月,上虞崧厦镇。建筑工人正忙着兴建一座大超市。记者从一份标有“新华书店”的建筑施工图上看到,第三层正是900余平方米的图书卖场。
“现在镇里的书店才200平方米,不够用,趁着小连锁的机会干脆搞大。”供销社王主任介绍,该镇有7所小学、1所中学,学生用书需求很旺盛。
我省农民读者得到的服务更加多样。农村“小连锁”网点从嘉兴逐渐扩展到我省10个市,从原有的乡镇连锁模式扩展到其他模式,即进超市、学校、图书馆、社区和商场。
上虞万和城店就是这样一家商场“小连锁”。600平方米的空间被分成文具区、玩具区和图书区。店经理许孙辉说:“我们店上半年销售额为150万元,音像制品和少儿类图书卖得最好。”
文化本土化
现今的“小连锁”,早已摆脱文化自城市输出、乡村单向接收的模式。新华书店的资源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建设,这才是吸引如此多经营户的原因。
就在7月16日,新昌县原“文星书店”正式更名为“新华书店文新店”,“小连锁”新增首个民营人文书店成员。这家全县最大的民营书店为什么也要成为“小连锁”?店经理沈学军最看中的就是,新华书店能从加盟店所在区域、人口密度、当地人阅读习惯等方面为经营户定制经营方案。
而新华书店的大容量后台支撑,也让他坚持的人文书店经营理念得以施展。“我可以参与到新昌县店的活动中去,‘百日夜市’中作家进校园活动就由我来操办。”沈学军颇感自豪。
城乡均等化
“小连锁”的触角还可以伸得更长。根据3年发展规划,到2011年底,全省农村“小连锁”将达到260家,每4天就会诞生一家“小连锁”。
省新闻出版局一位负责人说,“小连锁”模式对丰富农村读书品种,满足农村多元化、多方位阅读的需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新华书店制订《小连锁加盟手册》和《小连锁业务操作手册》,规范“统一标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的标准,提升“小连锁”整体运作和管理水平,建立准入退出机制,目前已减少“小连锁”8家,调整26家。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董事长周立伟说:“要给小连锁更多支持,打破图书资源城乡配置不平衡的现状。”
有关专家认为,注重每一家农村“小连锁”的质量,不但会让广大农村读者更方便地买到好书,还能挤压盗版书的生存空间,净化农村图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