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9日讯凉席和甲醛,一个是我们每晚睡觉时的贴身之物,一个是“鼎鼎大名”的致癌物。偏偏看似不相干的两者,每天却“手牵手”陪伴我们睡眠。
近日,浙江省林产品质检站随机抽取钱江小商品市场售卖的5个竹席产品,结果,这5个样品的甲醛全部超标。
家中的竹凉席真的变成释放甲醛的“老毒物”?我们真的天天跟毒气共眠?……上周,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带上新买的几张竹凉席和一张旧凉席,送到位于小和山的省林产品质检站,一查究竟。
实验步骤
第一步:剪席
“要做检测,先要剪席。”浙江林科院竹木检测站工程师杨伟明要求道。
我和实习生小徐面面相觑——没想到,竹凉席要搞得“支离破碎”,看来晚上睡觉,只得重新买一张咯。
“剪吧剪吧!”为了实验,我满口答应,并请杨伟明抓紧时间,对它早早“开膛破肚”。
剪刀飞快地旋转着,半个小时不到,几张席子顷刻间,被剪下比巴掌大些的一个个块状体。
第二步:
一杯水一块竹席日夜共处
杨伟明带着剪下的一堆席子块,来到一个像大冰柜一样的密闭房间。按下大锁,一股清凉的冷气扑面而来。房间的一角,悬挂的温度计显示为20℃。
“不管冬天还是夏天,这个房间永远20℃。”杨伟明解释道,“这个温度,是标准规定所要求的。”
环顾房间,地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玻璃坛子。透过玻璃盖子的毛玻璃,能看到坛内影影绰绰地盛放着什么东西。
这种隐秘的探寻,让我突然想到年幼时最爱去的地方——摆满玻璃坛子的糖果店。
隔着一个玻璃坛的盖子,见里面摆放着一个金属架子,架子边有一个小小的玻璃杯,玻璃杯拿近一看,盛了浅浅的一层水。
杨伟明解释说:竹凉席要放置在金属架上,旁边摆放盛有20毫升蒸馏水的玻璃杯,玻璃盖盖严,24小时后就能见分晓。
实习生小徐说:哦!这就像一个唐僧一个美女,“关”在一起后看一看,是魔是妖,24小时后就可以彰显原形。
第三步:等待变色
漫长的24小时,只有等待。我们怀揣着疑问,一路上,猜测多多。
“结果有没有出来?”第二天下午,我们就迫切地打去了电话。杨伟明答:“现在还不能说。”
我们又来到杨伟明的实验现场。他打开玻璃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这叫待测液。”杨伟明拿出几根长长的玻璃管,把透明的待测液,分别移送到几个玻璃大杯中。
随后,在各个大玻璃杯中(专业名称叫“碘量瓶”),又相继滴入两种叫乙酰丙酮和乙酸胺的化学试剂。顿时,蒸馏水“脸色”大变:两个变成艳艳的明黄色,另外两个变成淡淡的浅黄色。
实验结果
一、明黄色液体,本来与刚买的竹凉席块放在一起,甲醛24小时释放量达2.0毫克/升,比标准量高出0.5毫克/升。
二、更艳的明黄色液体,本来与另一张新买的竹凉席块放在一起,甲醛24小时释放量达2.5毫克/升,比标准量高出1毫克/升。
三、淡黄色液体,本来与睡了10天的竹凉席块放在一起,甲醛24小时释放量达1.0毫克/升,每升比标准量低了0.5毫克。
四、淡黄色液体,本来与用了一年左右的旧凉席块放在一起,甲醛24小时释放量更少,为0.6毫克/升,标准量为1.5毫克/升。旧凉席甲醛达标,且含量较少。
其他检测
5个随机抽检样品甲醛全部超标
前段时间,省林产品质检站对杭州钱江小商品市场里售卖的5个竹席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随机买的5张竹凉席,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全部超标。具体检测结果显示,5个样品甲醛24小时的释放量为2.0-3.0毫克/升,全部超标近一倍以上。
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检测的旧凉席甲醛含量合格,而检测的新凉席甲醛含量超标。
实验分析
竹凉席里的甲醛从何而来
竹制品专家分析,竹制品本身就含少量甲醛,但天然所含的甲醛量,不会对人体构成影响,不会导致竹制品甲醛超标。
竹凉席甲醛超标,是生产商用了高含量甲醛的胶黏剂造成。生产厂家为防止竹凉席发霉,把竹子浸泡在化学液体中。这一生产工艺,导致竹凉席的胶黏剂过量附着,进而产生甲醛超标。
甲醛无色无味,是臭名远扬的致癌气体。它会刺激人们的鼻腔和眼睛,影响人体健康。如果消费者用了这类甲醛超标竹席,身体容易受负面影响。
专家态度
竹凉席买来后不妨先暴晒
浙江省林产品质检站有关专家说,首先,竹木等原材料中,本身就有可能含有甲醛;其次,甲醛又是重要的胶粘剂与固定剂,而且相对于其他试剂,还有价格上的优势。此外,一些厂商在工艺处理过程中,会使用醛类浸泡产品,防止发霉。
他指出,甲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此外,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甚至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通常情况下,竹凉席中的甲醛含量,如果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不至于引起明显不适。
省林产品质检站专家提醒大家,在购买竹席时,既要考虑价格因素,也应注重产品质量。
同时,竹凉席买来后,最好先将其放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或买来后先把它暴晒一下,甲醛含量会明显降低的。而用竹凉席的房间,最好要让房间保持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