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部门在超市进行监督检查。徐朝晖摄
昨天,市物价监督检查分局再度召集市区18家大商场、超市和家电零售商的价格管理人员开会,通报前一阵子价格检查整治情况。
近两个月来,物价部门召开动员会、培训会、整改会,包括明察暗访,几乎没有停歇过。主题只有一个:纠正商业零售促销中形形色色的违规行为。
“这次物价部门动了真格,不达目的不会罢休。”面对愈刮愈猛的价格整治风暴,一些商家同行私底下议论。反过来,商家也在反思,现在的价格促销战越来越频繁,把商家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消费者的信任感却在下降,价格战是不是走入了一个竞争误区?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从6月份起我市针对商业零售市场价格行为展开专项整治,规模和力度堪称空前。“我们边检查促整改,边培训促规范,标本兼治,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培训商场管理人员540余人次。”物价部门有关人士透露说。
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局长方峻表示,为了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增强商业促销活动信息披露透明度,创造诚实守信的商业氛围,整治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促销商战陷入怪圈
“频繁的促销既让我们疲于奔命,忙的时候汗都来不及擦,空的时候又闷得慌,而消费者对促销也越来越麻木,提不起消费的兴趣,我们也希望能改一改这样的商业竞争氛围。”一家商场负责人面对众多同行发自内心地说。
“过去是一年搞几次大的促销,现在几乎是每周都在搞‘满就减’、‘满就送’。”一名商场中层管理人员说,面对形形色色的促销,真实的底价到底是多少,有时连经营者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频繁的价格战背后,是市区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吸引顾客眼球,商家把比拼和角力的焦点放在了价格上,把销售等同于促销,以至于天天打折、天天特价。一些虚假促销、虚构原价的行为也暗中滋生,令消费者反感。
现在走进商场,消费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服装的标价越来越高了。一件像样点的衣服动辄三四千元,一件T恤衫一两千元已是很平常的事。有消费者猜测,是不是厂家在出厂前就为了配合商家打折促销故意标高了价格。
而商家也在叫苦:现在买东西还有几个消费者不讨价还价的?不靠打折促销还能吸引消费者?你标“一口价”还有谁会相信?买家卖家,大家都心知肚明。据说,金华大世界正在推广的明码实价就遇到了难度。搞打折促销消费者不放心,怕有水分;不打折标实价,消费者同样不放心。
世纪联华超市负责人坦言:促销价格战泛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互信机制已缺失。
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副局长赵利玲说,站在价格主管部门的角度,希望这次专项整治能给频繁的促销浇点冷水,降降温。只有降低零售促销活动的频率,才能让商业促销回归到正常理性的范围。在她看来,这是拧干价格水分的治本之策。
虚假促销“乱花迷人眼”
形形色色的零售商战中,商家用得最多的一招是“满就减”、“满就送”。
在价格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有一款服装品牌在搞“满100减50”促销活动,标价为每件2420元。翻开以往的销售记录,促销之前商家曾卖出过每件1340元。
根据规定,在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期间,经营者标示价格等于或高于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最低交易价格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换言之,打折促销应在之前的实际成交价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标示价。具体到这款服装,经营者标示的价格应低于1340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满100减50”促销活动,否则就有虚假促销之嫌。
还有一款鞋子开展“五折优惠”促销活动,活动期间标示价为每双998元。经查,促销前实际只卖549元一双。经营者同样也触及了价格法规的“红线”:只有低于549元标价并在此基础上打五折,才符合规定。
走在大街上,沿街商家“特价”、“低价”、“清仓价”、“放血价”、“全市最低价”等促销用语招贴不时会跳入眼帘。“凡是这样标示的,均属于价格欺诈行为。”价格主管部门人士解释说,因为这样的价格标示根本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
那么降价或打折的商品应该怎样标示才符合规定呢?根据我省对商业零售促销商品明码标价的规定,降价或打折的商品,必须标示清楚5个要素,包括降价原因、降价起止时间、原价、打折幅度以及现价等内容。
在家电零售卖场,采用赠品的方式促销非常普遍。检查发现,某家电商场称“购格兰仕空调柜机送冰箱1台”,到底送什么品牌的冰箱、规格是多少升、型号是什么,消费者都不清楚。还有常见的“买一送一”,到底是送同样的商品,还是其他赠品,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
从本次检查情况看,商家促销赠品标示不清是一大通病。根据我省规定,实行价外馈赠物品销售商品的,应当标明馈赠物品品名、规格、型号和馈赠数量。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对价格欺诈将重拳打击
据介绍,此次专项行动以百货、家电、超市等零售商场为重点,主要整治8种价格违规行为。消费者凡是发现商家有类似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投诉。
这8种价格违规行为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诱骗他人购买的价格欺诈行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模糊标价的价格欺诈行为;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价格欺诈行为;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价格欺诈行为;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的价格欺诈行为;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价格(或价值)或者馈赠物品为伪劣商品的价格欺诈行为;不明码标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在标价之外加价或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等行为;其他价格欺诈行为和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
“第一次发现有价格违规问题的,予以警告;第二次将予以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将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物价部门表示,对商品零售促销价格的整治不走过场,不规范决不收兵,商家则应自查自省,绝对不能触及政策法规的“红线”。
据悉,整治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份,除每月开展一次巡查、督察和明察暗访外,全省还将进行属地检查和交叉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从重处理。
商家在打出促销牌的时候,事实上就是一种承诺。一定要从诚信经营的角度让折扣实打实,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如果玩虚构原价等花招,一旦被消费者识破,最大的输家还是商家自己。市区零售商业促销行为能否回归理性,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金华日报首席记者徐朝晖时宽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