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丁洋波已是月入上万的网店老板。李震宇 摄
浙江在线08月13日讯世博凳、小风扇、冰垫、旅行帐篷……网店改写了安徽小伙丁洋波的生活和事业轨迹。
丁洋波1989年出生,开网店一年多,已做到皇冠店,每月的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如今一家老小都从安徽跑到青岩刘村来做网店生意。但在义乌工商学院的在校生创业排名中,他只能排在20名开外。
眼下,以青岩刘村为代表的义乌“淘宝村”扬了名,年轻的创业者见面寒暄语变成“你进村了没有哈?”
牛人迭出:大二生每月赚四五万元,在校生创业榜排不进前20名
调查解读:背靠小商品城和上万家网店,义乌易出“淘宝村”
大二生创富淘宝一家亲
丁洋波是义乌工商学院大二学生。昨天,在青岩刘村12幢的2楼,记者敲开了他的“店门”。9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住了小丁和他的哥哥,主卧就放了一张床和一张电脑桌,桌上对面对两台电脑,没有空调,就一台电扇吹着风。客厅沿着墙壁是一溜的货架,各种日用杂货按类别放在小塑料筐里,靠门处放着两大箱的货。
瘦瘦的丁洋波拿起胶带纸,麻利地进行着打包工作,“这是冰垫,发到上海去的,客户是一家金冠网店。”他说。他的网店不仅做零售,还发展到了给网上的大卖家们供货,不少网店找上门来,向他下单批发。
周围村民对丁洋波的评价是:“小伙子很聪明,会找货。”去年7月网店开张时,丁洋波就经常往国际商贸城跑,第一笔生意是10瓶护发素卖给了一家皇冠店,他从中赚了3元钱。但就是从小零头开始做起,他一点点把网店做大起来,原先租的45平方米房子不够了,他索性和赶到义乌来的哥哥一起租了现在这套90平方米的房子,“哥哥也开了一家网店。”他笑着说。
今年的世博会更是给了丁洋波一个机会,“那时看到网上说,世博太火了,很多人要排几小时的队,于是我就想凳子肯定好卖。”于是,他到国际商贸城采购了一批折叠凳,没想到每把6元多的“世博凳”卖火了,每个月都要卖出几千件。
“一个月收入总有个四五万吧。”一位熟悉情况的人给小丁做了个估算。小丁的父母一有空就赶到青岩刘村,帮忙打包理货,成了淘宝一家亲。
3年间,小村触“e”故事多
在一幢农民房的地下室,高高的台阶装了两条轨道,这是工人们为了方便大件货物上下而发明的。
从江西来的小孔坐在小板凳上,周围是一大堆小纸盒,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包,“多的时候,我们这里一天要打包800多个包裹。”这是青岩刘村5皇冠卖家“邻家实惠小店”的打包区,200多平方米的区域主要用来仓储和配货打包,然后到傍晚时分等待快递公司来收货。“这家网店已经有30多个员工了,办公区在边上,租了个四室一厅的房子。”村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网店掌柜孔维刚是河南人,原先在东北某城市做网管,前几年跑到他们村搞起了淘宝店,卖的都是日用商品,比如旅行帐篷、衣架什么的,这些小商品一触网,折腾出这么大的销量。
已经做到4皇冠的鸿庆百货掌柜于璧鸿,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先在义乌一家制药厂工作,2007年和丈夫搬到青岩刘村,开起了网店,每天要发几百单的货,而很多货源就是从国际商贸城送过来的。
像孔维刚、于璧鸿这样从省内外来到青岩刘村开网店的,这几年来一波又一波。青岩刘村住不下了,就到边上的村里安营扎寨,而他们大都做着义乌最具特色的小商品买卖。
村民跟风开起网店
两年间,村里好车多起来了,什么宝马7系、奔驰、奥迪都有;一到傍晚,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车开出村口;不少人跑来开起了餐馆,专门针对网店掌柜做起了夜宵生意……
“刚刚给家家都装上了光纤接口,一个接口5000元啊,这笔钱都是村里掏的,但这钱花得值。”刘文高告诉记者,村里也看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效应,所以大手笔进行基础配套。
刘炎仙也是青岩刘村的村民,2007年6月,她开始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做起户外用品生意。当初不懂电脑,光上传身份证就费了半年的时间。如今网上生意做得火热,她和村里不少网商成了朋友,经常在一起聚会,探讨如何做大生意。
目前,在义乌市场上做得较大的网商,有不少曾在青岩刘村呆过,但最终他们因为仓库紧缺的原因搬出了青岩刘村,如“福馨”、“紫薇”、“汇奇思”等等。
“10个网商9个在叫缺仓库。”刘文高说,于是这段时间,他忙着给村里争取建仓库的用地,“这样就能把那些大网商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