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5日讯昨天,是今日早报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在浙江“爱心包裹”活动捐赠第一天。
杭州市民的爱心,就像这夏日的天气一样,热烈无比。
早报读者的公益热心,犹如一股股暖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在新学期开学前半个月,涌向浙江省相对贫困的丽水市景宁县和庆元县,通过邮局捐赠环节,一一送到每个贫困孩子的手中。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今年已经74岁高龄的老人,带着1000元现金,走出家门,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来到附近邮局,通过邮政系统电子环节,一口气捐了10个“小包裹”。
从这个看似“小”的行动里,记者读出了热心市民读者精神上的“大”来。
74岁市民袁学诗
一口气捐赠10个“爱心包裹”
由于邮政系统的电脑还在统计,加上捐赠对象同时又铺到了与景宁相邻的贫困县庆元,目前暂时无法得到捐赠首日的总数量。
但是,杭州各个邮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现场捐赠登记的早报读者,有很多很多,工作人员时时被读者的爱心和热心打动着。
在杭州环城北路上,有一家邮局支局。工作人员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老年市民,一口气捐赠了10个“爱心包裹”。
老人叫袁学诗,今年74岁了。大热天的,老人家骑着自行车,从施家花园赶到环城北路,捐赠了“爱心包裹”。
袁学诗说,类似的爱心捐赠活动,他已经参加过好几回了。以前也给大山里的孩子,捐赠过自己制作的“爱心包裹”。
“以前我也经常直接捐赠学习用品,如直接去商店,给孩子们买点笔、橡皮、本子什么的,然后再打个包,给孩子们寄去。”老人说,“我看了‘爱心包裹’的内容之后,觉得设计配备得更合理,而且标准、统一,孩子们收到爱心包裹之后互相之间也不会攀比、心理不平衡。”
一家五口派奶奶当代表
捐赠了5个“爱心包裹”
在余杭,有这么一家人,五口人,派奶奶季八妹当代表,到当地邮局,捐赠了5个“爱心包裹”。爷爷、奶奶、儿子、媳妇,还有孙子,爱心一个都不少。
季八妹说,全家人一直在关注今日早报的“爱心包裹”报道,早就想着捐赠一份爱心。
“后来大家一合计,干脆一人捐一个吧,今年11岁的孙子杨成栋也别落下。”季八妹的脸上满是汗水,但笑容像一朵美丽的菊花。
“孙子在家里是个宝,每年开学,家里上上下下都要忙活着,给他买新书包和新文具。想想困难地区的孩子们,很多跟我们孙子同龄,也快开学了吧,确实是应该帮帮他们的。”季八妹笑着说。
庆元21所小学
也被列入“爱心包裹”捐赠对象
昨天,早报刊登了景宁畲族自治县14所受助学校的名字和学生数(详见A5版相关报道)。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把庆元县21所贫困小学的资料,也全部录入了邮政系统。
“杭州市民捐赠的每个‘爱心包裹’,我们都将负责地投递到受助孩子们的手中。”浙江省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边忙碌,边这样表态。
刘伟平,是受助对象——庆元县淤上乡中心小学的校长。一想到学校里的孩子们,刘校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孩子们手中的铅笔头、橡皮头了。
在庆元县,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为了省钱,家长只是在过大年时,才能赶回老家一趟。
平时,孩子的一切,包括生活起居,读书的事情,都由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照顾。
说到学习用品,一根只剩下“屁股”的铅笔,孩子们都要在铅笔后面,绑上一小段树枝,接着用。
也许,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没有差到这个程度,但勤俭节约,几乎成了每个孩子的好习惯。
虽然,现在还在放暑假,离开学还有两个星期,但是,不少孩子,已经高兴地听说了,今日早报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在浙江“爱心包裹”捐赠活动,将惠及到自己身上。
今年新学期开学,他们都将拿到一个“爱心包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孩子们很高兴,比过年还高兴呢!”刘伟平说。
填写捐赠单
找个同龄人与孩子结对子
昨天,不少热心读者打进早报热线,想要了解详细的捐赠流程。为此,记者专门请教了浙江省邮政公司市场经营部的田旭锋。
市民可到杭州地区办理爱心包裹捐赠的主要邮政网点(网点名称详见8月13日早报A3版相关报道),向工作人员索取一张“爱心包裹”捐赠单。
按照捐赠单上的要求,填写捐赠人(单位)的名称、通信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包裹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学生型,每个100元;另一种是学校型,每个1000元。市民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当然也可以两种都选。可以选1个,也可以多选几个。
捐赠对象,可以由邮政局的电脑系统自动分配。电脑系统会将一个学生型“爱心包裹”,定向登记到一名对应的困难学生头上,或者将一个学校型“爱心包裹”,捐赠给一所指定的学校。
市民也可以自填志愿,在浙江的景宁和庆元当中,选择一个地方,为那里的孩子送去“爱心包裹”。
如果家里有孩子,家长想选一个与自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学生来捐赠,可以在捐赠单上标明,以此来选择受赠困难学生的年级以及性别。将来两个孩子可以结成对子,互帮互助。
填完表格,捐赠完以后,邮政网点会出具一张“爱心包裹项目”捐赠凭据,市民要核对信息无误后,签个名。这样,整套捐赠流程就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