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杨府山地质灾害治理现场
乐清龙西乡上山村泥石流防治工程
2009年8月10日,泰顺县彭溪镇彭溪村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这是温州市最近的地灾伤亡事件。
2010年温州市16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 ★号处为省级重点防治点。
浙江在线08月18日讯截至今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1270人遇难。这起惨剧令全国反思地质灾害之痛。
千里之外的温州,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地,全市目前的地灾隐患点为1516处,直接威胁4.4万人和6.8亿元财产的安全。刚刚在22天前,市区景山突然发生山体滑坡,倾泄而下的泥石流冲向位于西山东路的两幢居民楼……
离市民最近的地灾
西山路20户居民滑坡惊魂
泥石流离我们其实很近很近——
7月16日,市区下了一场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傍晚5时25分,景山突然发生山体滑坡,倾泄而下的泥石流冲向西山东路的两幢居民楼,20多户居民被困。
此次滑坡区域高25米、宽10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所幸援救人员迅速出动,被困居民化险为夷。
这场地质灾害其实是人为导致的。一住户脱险后说:“当年扩建西山东路,为了安置拆迁户,有关部门像切蛋糕一样往山里挖,在挖出的空地建了这两幢楼。”这种几乎成直角的山体被专家们形象称为“人造悬崖”。
市区在“人造悬崖”下建民居并不鲜见,在房价飙升的今天,不少依山而居的市民偷偷挖山加盖,西山路这起惊魂无疑敲响了警钟。
在同一天的7时许,市区巽山上的一座景观亭也发生险情,亭基土石塌泄,紧挨山体的一间两层民房已被塌泄的土石压垮,所幸无人伤亡。
市区杨府山也遭受地质灾害的威胁,不久前曾发生小面积塌方。记者日前在此看到,杨府山府东路附近的山脚搭满了脚手架,相关部门正对山体进行加固。
最惨的地灾
乐清上山村“有备无患”
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遭受特大泥石流袭击,时间已整整过去了6周年。日前记者到此回访。
在当年事发现场,除了左半部被毁的原龙西小学校舍依然矗立外,已经再难找寻泥石流肆虐的痕迹。“这次舟曲的泥石流,我们看在眼里,也痛在心上。”龙西乡副乡长张伟告诉记者,当年泥石流毁坏房屋10间,18人死亡和失踪,最惨的章海燕一家,被夺去8条活生生人命。
龙西乡特大泥石流引起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指导工作。如今,泥石流行进线路两边早已砌石筑坝,形成永久性的泄流沟。“这条几百米长的泄流沟非常坚固,不仅能泄洪,也有效消除了泥石流的隐患。”张伟说。
但危情还是出现。2007年7月,有村民发现,上山村后山一处山体出现裂缝,裂缝山体位于2004年滑坡右沟的上方,情况万分危急!省地质部门火速组织专家到现场“会诊”,最后决定筑坝拦截。这项工程于去年底全面竣工,它能从源头处对泥石流进行防范,即使这处山体崩塌滑坡,堤坝可以缓冲泥石流下泄的速度,从而为下游村民赢得逃生的时间。
张伟说,虽然上山村地质灾害隐患仍存在,但他们可以说做到了“有备无患”。
最纠结的地灾
永嘉大木兑村6年难移民
“舟曲的泥石流灾害,对我们悬而未决的移民安置工作会是一个推动。”昨天,徐定权说。
徐定权是永嘉县枫林镇大木兑村的村支书。2004年8月,“云娜”台风引发了大木兑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村民受损严重。随后大木兑村被列入省里的地质灾害点搬迁计划,要求搬迁39户共158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搬迁计划却一拖就是6年,一直担惊受怕的大木兑村村民对此颇有怨言。几年来,村民既不能在地质灾害点重建翻新,也找不出可以重新建房的土地。村民多次请政府部门协调移民邻村,但终因利益纠缠一再搁浅。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村民移民愿望再次变得强烈,永嘉政府部门也更加重视,加快了地质灾害点村民转移安置的工作力度。
“目前我们已初步落实移民措施,把该村一处空旷场地作为村民的安置点。”永嘉县枫林镇镇长谷华鲁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实施移民安置计划,目前镇政府已经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进行移民安置规划可行性方案设计,只要方案设计一经上级部门通过,便可付诸实施。与此同时,为了预防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暴雨、台风,镇里也事先规划好了这部分村民的避险安全工作。
点多面广
4.4万人受安全威胁
“我市是个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为主。全市目前需要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516处。”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处长李永生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州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永嘉县、乐清市、泰顺县和文成县等地,近年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温州市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发生频繁、稳定性差等特点。全市目前需防治的隐患点中,大型2处,中型49处,其余为小型,分布于全市11个县(市、区),涉及234个乡镇。从1999年至今,地质灾害已造成198人死亡,以及大量房屋倒塌、农田毁坏、交通中断、水利设施破坏等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8200万元。据统计,多达129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处于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差状态,4.4万人和6.8亿元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其中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09处,威胁人数达19741人。
台风强雨
地灾多数是“泡”出来的
温州市地质灾害点主要由台风期间强降雨形成。台风期间,山体超饱和淫浸雨水,结构松软,土石无法承受重荷而导致坍塌、形成泥石流。历年登陆温州的强台风,局部降雨量动辄达700到800毫升,乐清市龙西乡在“云娜”登陆时竟创下降雨量916毫米的历史纪录。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力巨大等特点,令人防不胜防。”李永生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只能以防为主,分批治理,以期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
近几年,国土部门全面调查温州市地质底子,对隐患点进行等级登记。在每个隐患点,都落实监测人员和责任人,监测人员一定由常住该地不轻易外出的人员担任,责任人则由当地乡镇长担任,实行政府领导问责制。政府部门同时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详情明白卡或设立明白墙,将地质灾害性质、可能形成的泥石流方量、防灾避险路线等一一列在明白卡或者誊在明白墙上,使当地村民明白自己身边潜伏着的巨大危险,做到警钟常鸣。
人祸添乱
钱少事杂难处多多
消除地质隐患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进行工程治理或搬迁避险。然而,温州市治理隐患点专项资金极为匮乏,市本级每年只有500万元。
“这些钱有时连治理一处隐患点都不够。”市国土资源局环境监测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钱少隐患多,而搬迁避险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操作起来举步维艰,如乐清福溪乡一处隐患点需整村搬迁,但至今尚未迁成。
据了解,温州市今年确定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这16处隐患点中特大级2处、重大级8处,较大级6处,隐患点受威胁人口6千多人,离我们最近的是位于市区杨府山脚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泰顺县九峰乡的九峰小学周边山体的情势最为严峻,虽然师生已迁离学校,但仍会危及周边村庄和路道。
李永生坦言,地质灾害即是天灾又是人祸,温州市约80%地质灾害隐患有人为因素,因切坡建房、切坡营造乡村公路而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比比皆是,如泰顺九峰小学校舍就建在被切山坡的平面上,市区西山东路的民居亦建在切坡平面上。“近年用地紧张,各地都向山坡要地,市区周边山上还频现别墅群,这一切均给温州市的地质灾害治理雪上加霜。”李永生道出了温州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担忧。
据温州晚报 记者 徐贤林 李中 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