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从遥远的亘古流淌而来,她又向着遥远的未来蜿蜒而去。
文化之河,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生不息。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中,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文化是软实力。她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重要支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润物于无声。
2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经历了对工业化大生产和物质财富的心驰神往后,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GDP的增长、物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和终极目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呼唤着丰富多样的优质文化产品。
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人们,思想困惑、精神焦虑,需要人文关怀、精神抚慰等文化因子来纾解。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趋明显,也需要我们抢占文化传播的主导权,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这些,都在催促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步伐,革除旧体制的弊端。
今年仲夏,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展专题学习,“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面旌旗下,新的局面即将开启——
深化改革,将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改革,将借助文化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将培育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深化改革,将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对中国社会的进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历史性的深远影响。
3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激发出无穷创造力的浙江人,再次出发。
7年前,浙江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先行一步。
国有文化单位力挫坚冰,激情荡漾,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强筋壮骨”。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全国省级出版集团中率先完成整体事转企改制,释放潜力,激发活力,华丽转身;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改革,既加强管理,又增强活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正在深入推进,“下海”增强了在市场汪洋中遨游的本领。
文化的甘霖普洒城乡。浙江年均送演出下乡1.5万场、电影20万场、图书200万册。全省农村活跃着1300多支电影放映队、5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文化惠民,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涌动的民营资本源源不断涌入文化领域。1300亿民间热钱投向影视、印刷、演艺娱乐等10余个文化行业,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多达4万家,吸纳就业人员75万余人。光宋城集团一台民营歌舞《宋城千古情》,就累计演出1万场,接待观众逾2000万人次,拉动旅游演艺相关行业消费超10亿元。
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动漫、数字电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品开始走出浙江。
……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浙江版图上,文化体制改革风起云涌,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创造文化财富的源泉在浙江大地竞相涌流。
4 改革,求变。
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发展内在动力强势迸发,拓宽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空间。
改革不是为改而改,根本的目的在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谁改革支持谁、早改革早受益、改革不吃亏、改革有实惠”的政策导向。改革不是政府“甩包袱”,改革是要让广大文化工作者获得更多的干事舞台和发展机会,衡量改革的标尺始终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化解观念梗阻,突破体制藩篱,改革的路径还不能“一刀切”。体制改革,转换的是单位性质、人员身份、劳动关系;机制改革,探索和完善的是用人、分配、考核等内部管理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内在活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双轮”: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职能,增强发展活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才能合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纵深开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是改革中的攻坚之役,转企改制一定要真“转”真“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搞翻牌公司。唯有如此,才能建成现代文化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挣脱体制机制束缚,通过市场竞争创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就能让先进文化的主流声音在市场中更强大,在信息多元、声音多样的时代占领阵地,弘扬核心价值观。
5 文化,惠民。
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将文化阳光普照大众。
“公共”不仅表现在向老百姓敞开大门,还要让老百姓就近方便地享用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建设,政府是主导,公共财政是支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骨干。要建设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只管吃饱不管吃好”,还远远不够。
这就需要我们用改革和创新来编织、加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张网。
广覆盖。公共文化需要统筹城乡,少一点庞然大物,多一点星罗棋布,“十五分钟文化圈”,家门口的文化服务,方便快捷,让人人都能随时随地沐浴到文化之光。
高水平。公共文化不只是“借书还书、唱歌跳舞”,从吹拉弹唱到文化多样,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渴求盼望高质量的先进文化来润泽心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精品,为大众筑起丰富的精神家园。
可持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途径,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新格局,加强对民办文化机构和团体的支持力度,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让公共文化服务之路走得远,走得久。
公共文化的好戏期待大家一起来“唱”,一张立体的文化惠民服务网络正呼之欲出,等待着滋润每一个人。
6 发展,求新。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出文化产业新力量,推动文化和经济全面汇流。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浙江人在经济之“危”中看到了文化之“机”:文化产业成了经济寒冬中一盏温暖的明灯。文化发展的反经济周期性,使文化成为经济领域的“新宠”,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在振兴文化产业升格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创新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成了浙江面临的新课题。
“整合”和“融合”,浙江开始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破题。
整合。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把低、小、散的文化企业改造成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重新发力。
融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开辟全新的产业“蓝海”。与教育、科技、信息、工业、旅游等其他产业有效结合,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在“加热”,在“升温”,一个更宽阔的舞台等待着文化产业舞出更华美的舞姿。
7 创意,求效。
文化体制改革,培育起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极大地激发了文化生产力。
21世纪是创意经济的时代。
制造业卖的是产品,是机器;创意产业卖的是设计,是理念,卖的是差异化的精神享受和增值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则是一架充满活力的新引擎,是新的创富路径,是新的增长模式。
动漫、游戏、软件、设计、网络、广告、传媒、艺术品……在浙江大地,文化创意产业“块状经济”,如雨后春笋正在不断地生长、发展、壮大,从早期同类企业的“简单叠加”,迈向产业分工更为细化的“有机嵌入”。
传统产品的提升、品牌的塑造,有赖于工业设计、广告策划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助力,推动“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提升“微笑曲线”两端,不断推进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
创意犹如炸弹的引信,虽小,却能引发文化产业巨大能量的释放,产生裂变效应。
8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镌刻着文化发展的烙印。
波澜壮阔的文化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的社会变革。
浙江的实践表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让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各司其职。政府进退有度、市场管控有力、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转型升级。
浙江的实践证明:以政策引路,靠政策激励,用政策保障,出台资金、项目、土地、人才扶持政策,不断健全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培育起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方能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浙江文化铿锵前行,文化力量喷薄升腾,正迎接破茧化蝶后的姹紫嫣红!